離開熱鬧的東寺。在微雨中坐上計程車直奔梅宮大社。
司機直接送我們到大門前,這鳥居是離開時拍的。
雨,停了。
梅宮大社約創建於西元729至749年,甚至比平安京還早!是日本最古老的酒造
之神。既是釀造的守護神,所以這樓門上裝飾許多大酒桶。
此外嵯峨天皇的愛妃無子,在此祈願而得子。還有幾位名人也在此參拜後得子,
所以也主司授子安產。另外也以學業、音樂、藝能之神著稱,相當忙碌。
我們來訪的前一天4月20日是梅宮大社的櫻祭,有能樂表演,不過並未對外開放
。
話說我們為啥來這梅宮大社?其實是為了他家的庭園神苑猶有晚櫻開放!
這回京都行前我們曾好幾度調整行程,最後定調,決定主軸是追尋平安京、老舖
京菓子、海的京都。還有一個要點是:拜訪不可能在櫻花季與楓葉季來訪的景點
。梅宮大社要不是這時節還有晚櫻與初綻的杜鵑可賞,大約我們永遠不會來。
社境清寂。
我們抵達時剛好有一年輕媽媽攜小小女兒離去。
酒造之神當然要有大酒桶壯聲勢。
神苑。
梅宮大社的社境內免費,但庭園神苑要買票,每人500日圓。
我們到時完全無人煙,連售票亭也沒人!要按鈴呼叫,有一年輕男子終於出現。
神苑的門隨便扣著,沒人看守。如此不設防,是日本人的自信自重。
入神苑門,雨又來了!
穿上簡便雨衣,從右方小路循著路標先去觀賞老爺喜愛的杜鵑花。
杜鵑花小徑未至,已先賞到各色花卉,其中就屬這大紅牡丹最奪目。
旁邊也有一株滿開的紅色茶花樹,還有鮮黃的山吹招搖。
PS:牡丹與茶花,傻傻分不清,謝謝格友beatrice指正^^
杜鵑花小徑。
各色繽紛。可惜稍早了點,只有四、五分開。
除了櫻花,杜鵑、茶花、山吹,梅宮大社當然還有梅花林。
但現在不是季節,只有光禿禿的枝枒可賞。
小徑蜿蜒有密林之趣。而且只有我們倆,像是包場一般。
雖然有雨,但只下了一會兒就停了。
雨後各色花草更鮮明,氣息清新,靜謐優雅,宛如桃源。
杜鵑花小徑旁是咲耶池。池畔青楓茂碧,可以想見秋來絢爛之景!
賞完杜鵑花來到小小櫻花林入口。櫻花情報網站上說滿開,其實已吹雪。
我們滿心驚喜,為了這靜謐的櫻林,有粉色花朵吐幽香,偶爾飄落更添意趣。
可惜相機無法表現氛圍。而我們的攝影術也無法捕捉眼目所見><"。
繞過櫻花林是夏來紫艷媚人的花菖蒲池,名為勾玉。
上頭八重櫻小徑的粉色枝枒橫生到這頭。
從勾玉池畔看櫻花林。
回家後檢視照片,我們很惋惜無法表達出在這片小桃源所感受到的美好。
也許心境是無法以有形之物表達的。
離去前細細凝視八重櫻。
粉嫩輕盈的花瓣上還殘留著雨珠!
依依不捨說再見!
透過枝枒看神苑門口與等候主人遊罷歸來的小藍。
連離開時附近的街道都讓人懷念。
這裡是右京區的梅津,樸素的京都小町。
梅宮大社在維基:http://ja.wikipedia.org/wiki/%E6%A2%85%E5%AE%AE%E5%A4%A7%E7%A4%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