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清涼寺的西門出入口。門前擺著的 竹仙 招牌是附近的湯豆腐店。
聽這山號大約就知道與中國有關,緣起西元987年左右,渡海入宋的奈良東大寺僧
奝然由中國請來本尊釈迦如来像,因此 清涼寺 又稱為 嵯峨釈迦堂。
這尊木製釈迦如来是國寶,本以為是三國傳來(印度→中國→日本)的赤栴檀所製
,1953年日本重新鑑定國寶時才發現是北宋佛師 台州張延皎、張延襲兄弟於西元
985年用魏氏櫻桃木所雕。
這尊佛像被稱為 肉身釋迦如來(生身の釈迦如来),是前後刨空的中空佛像,胎內
以絹製成五臟六腑,堪稱是最早的五臟模型,也是了解中國千餘年前對人體解剖知識
的重要資料。春、秋兩季開放特別拝観,多付1000日圓,即可在太鼓聲中掀開錦帳
,與釋迦如來面對面------。
網路圖
國宝 釈迦如来立像
1783年再建的仁王門才是正門。
本堂上由黄檗隠元禪師題字的《栴檀瑞像》,與本尊釈迦如来在印度的傳說有關。
我們離開前才來本堂拝觀,剛開始就是隨意在寺境逛逛。老爺忙拍照,我則是覬覦
境內茶店大文字屋的炭烤味噌麻糬!@@"
因為是臨時決定的景點,事前沒做功課,因而漏看不少重點。
早知道大文字屋的名物炭烤麻糬 (あぶリ餅),卻漏勾了附近的豆腐名店森嘉!><""
本堂側影。
壯觀的仁王門,讓我一進入境內,就很震撼,凝視許久。
仁王門旁的青年法然上人像。
開創淨土宗的法然上人曾在1156年24歲時;自比叡山下山至此地閉關求道。
目前清涼寺的宗派即屬淨土宗。
多宝塔。
我在多宝塔前等老爺,因為等太久了,還以為兩人會失聯! XD
早知道該趁機去探訪一下與《源氏物語》有關連的地方,不該呆呆等。><
據說《源氏物語》中的 光源氏 影射的就是嵯峨天皇第12子源融。
清涼寺原名棲霞寺,即因嵯峨天皇將「嵯峨院仙洞」的一部份賜給源融做為
別墅「棲霞觀」,源融過世後,後人將別墅改為 棲霞寺,而「棲霞觀」則
更名為 阿彌陀堂 。目前的 阿彌陀堂 為1863年重建。
源融的墓地也在清涼寺境內,我們若先查好資訊,應當會去這位 光源氏 本尊
墓前憑弔一番!XD
滿眼紅葉的老爺只拍與紅葉有關之處。
即使是美人遲暮的紅葉還是會奪去老爺所有注意力!@@
楓葉佳人的姿影究竟要拍幾張呢?
等候之時,老爺原來是跑到仁王門外啊!
喂!喂 ,森嘉豆腐就在附近呀!讓我吃塊豆腐吧! XD
2016楓彩京都:嵯峨豆腐 森嘉.茶房 嵯峨野(茶房 さがの)
通常是由此處進清涼寺。
不入本堂參拜的話,是免費參觀,遇到台灣鄉親團被導遊帶來逛逛。
至今仍然依循中國山西五台山清涼寺名號!不忘本是優點喔!XD
兩側有金剛力士像,照例拍不來!><""
仁王門附近的路邊小花。
寺外圍牆種著日人稱為 紫式部 的植物,似乎別有意義啊!
畢竟紫式部是《源氏物語》的作者嘛。
茶花與楓葉相逢的季節是常規嗎?還是今年特例?
終於拍完的老爺子有想起我正等著吃大文字屋的炭烤麻糬 (あぶリもち)嗎?!
あぶリ餅的布招正對著本堂。
布招後的大文字屋是我來清涼寺的最大目標! XD
有注意到門口旁的木檯子與電扇嗎?那裏就是烤麻糬的地方。
一入口就是點餐處。屋內人潮不少,看到人多我照例有點膽怯。
但是為了多年前在京都今宮神社對あぶリもち的美好記憶!我還是奮力擠進人群中! XD
1990年初夏在京都紫野 今宮神社 旁第一次吃到あぶリもち。
2015年晚秋我安坐大文字屋,想重溫碳烤麻糬之味。
其實坐在榻榻米上會更貼近當時情景。
但這裡畢竟不是當年所在,也就不需太執著了。
炭烤麻糬的醬料是甜甜鹹鹹的白味噌。
味道和記憶中很接近,只是現在多了一位嫌棄炭燒的老爺!烤黑的麻糬都被剝掉!
我能吃的大約只剩一半!@@""
老爺不改其志點了紅豆麻糬湯(栗ぜんざい)!連兩頓都吃善哉,真是服了他!
唯一不同的是多了栗子,解膩的是乾昆布,這一碗善哉比野店的更甜!
史上最甜善哉加栗子兩塊,若是我會飽到天頂蓋。
可老爺不以為意,還是很愛!@@"
大文字屋後方的楓葉。
吃完炭烤麻糬與善哉,原以為本堂已閉門了。
我喃喃抱怨未免太早關門,走近細瞧,才知道老爺看錯了!
話說不管是大文字屋或本堂,老爺的意願都不高,全是我比較想吃想看。
本堂拝觀費是400日圓,要脫鞋,不能拍照,但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展示品。
印象最深的是彩繪地獄圖,中國風格的十八層地獄,栩栩如生,畫得好極了!
還有德川五代將軍綱吉的生母 桂昌院 華麗典雅的用品也讓我開了眼界。
本堂約在1703年重建完成,桂昌院著力甚深。她並非正室,是京都蔬果店出身
的女孩。在京都常看到她對佛寺的供奉,初夏賞紫陽花的善峰寺也有不少她寄進
的建物用具與繪卷。在某些大河劇中偶爾也會見她以阿玉(御玉之方、お玉の方)
之名出場。
2016楓彩京都:紫野 今宮神社(名物 碳烤麻糬 一和.飾屋)
(與阿玉、碳烤麻糬都有相關的景點)
本堂後方的回廊(渡廊、渡り廊)也可以走出去參觀。
庭園中有稱為弁天堂的建築。
楓色算是盡力艷麗了 XD
弁天堂西邊的川中島。
繼續沿著渡廊走,來到庫裡,這裡有一個面著庭院的寫經場。
如果有餘裕的話,也想坐下來靜心寫經,但終究因為在意時間,只是閒坐了一忽兒。
回到本堂外的走廊,望著向晚的清涼寺,秋風舒爽,我突然不捨起來。
剛剛才走過的渡廊已瞬間成為回憶了!
本堂旁邊有豐臣秀賴的首塚,還有大坂之陣諸靈供養碑。
1980年於大阪城三之丸舊跡挖掘出豐臣秀賴之首,在1983年移至清涼寺埋葬。
豐臣秀賴的悲劇生涯讓人不忍,大坂夏、冬之陣也是好悲傷的故事------!
所以照片就不擺了!還是以紅葉做為清涼寺的最後演出吧!
如果可以再走一回清涼寺,我會好好繞一圈,不再發懶空等待。@@"
嵯峨暮色中的路邊秋草花。
人煙漸稀的街道上,嵯峨天光湛然,美得平凡家常,卻讓我留戀不已!
日光最後的餘暉寧靜安和,我們經過常寂光寺門前。
秉持走過不放過的精神,將鏡頭伸入已關閉的常寂光寺参道!XD
想念去年(2014)的常寂光楓色呀!
常寂光寺停車場旁的這片楓紅大約是今秋嵐山最美之一吧!@@"
再度走入起伏的竹林小徑,遇到似曾相識的人力車夫向我們喊加油!還在嵐山
小火車站碰見打算摸黑坐小火車的台灣旅遊團!導遊先生親切地代老爺向站務
人員問問題。在竹林小徑偶遇點著燈籠賣烤番薯的小攤車,古老氛圍像是回到
昔日------。
闇黑天色裡,老爺推著我走向 JR嵯峨野站,搭乘JR列車回京都市,坐在我們
對面的是一對美麗的母女檔------。
沒有照片或者照片很差的點滴,只能以文字淡描,幫助腦海中的畫面輕繪。
近鐵京都站,覓食的小鴿子自在踱步。
追著小鴿子前,去買了火車便當。
這一款是包著楓葉圖案的季節限定雙層便當。容器與包裝化纖紙都可以再利用。
仿漆器的塑膠盒我拿來裝旅行時收集的門票與說明書。
外包裝的楓葉紙打算某日去花下野餐時當座墊舖。@_@
回奈良的特急列車上先合吃這一個。
我們老覺得搭火車時就該吃火車便當!既有趣又省時。^^
第二層是章魚飯,已經有調味,單吃也行。
回到 近鉄奈良東橫INN 大廳「指定席」才開動的便當。
這一款更好吃!
如果不介意冷食,日本的火車便當很少有雷。^_<
飯後甜點不能少,在全家便利商店買的這一款濃厚巧克力蛋糕意外地美味呢!
價格也很漂亮喔!^_^
是京都一日小旅,甜美滿足的句點。
明天依然是晴光麗日,開心的一天喲! ♪(。•ᴗ•)ノ
也許相關的閱讀:
清涼寺 官網:http://seiryoji.or.jp/
大文字屋 官網: http://www.aburimoti.com/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