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車站月台上的海報廣告是這次晚春京都旅的觸發點。
2013年的秋天在京都賞楓,老爺對這張海報裡的景致大為傾倒。
於是,時隔不及半年,我們兩老再度來到京都。
這裡是京都的三条大橋。前陣子看NHK的大河劇《八重之櫻》,裏頭提到會津藩主
松平容保為幕府所召入京任守護職〈當時因稱為天誅的暗殺盛行,京都的治安混亂〉
即是從三条大橋陣容壯盛的入京。
三条大橋在維基: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6%A2%9D%E5%A4%A7%E6%A9%8B
三条大橋周邊有諸多歷史景點。我們第一日的小散策就像是對歷史的追懷。
這裡是三条大橋下的鴨川河灘,它是鴨川上最早架設的石橋,由豐臣秀吉在1589年
下令建造。悲傷的是1595年豐臣秀吉在這附近的鴨川河灘抄斬了自己的侄兒豐臣秀次
的滿門婦孺。照片右側的黑瓦屋宇是瑞泉寺,就是為了祭祀他們而建。
豐臣秀次在維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1%90%E8%87%A3%E7%A7%80%E6%AC%A1
三条大橋上的擬寶珠柱頭上猶留有幕末池田屋騷動時;新選組與對手廝殺時留下的
刀痕。新選組在當時由會津藩管轄,但成員來自四方。他們的立場是擁護幕府,並
以維持京都治安為職責。
三条大橋附近的月餅家直正創業於1804年,也是這回的目標之一。
可惜他們家的招牌【水無月】早已售完,只好隨意尋兩三樣來吃看看。
過了兩天我們曾再度經過這一帶。水無月還是賣完了,只能大嘆無緣!
店鋪後頭就是製作和果子的廚房,感覺上是家庭經營的模式。
我買了延壽糖。
紅豆小饅頭。
還有黑豆栗子〈中間依然是紅豆泥〉!
月餅家直正旁邊幾步路即是坂本龍馬曾加入的土佐勤王黨
創立者武市瑞山〈武市半平太〉寄寓京都的住處。
當時暗殺活動盛行的京都,武市瑞山涉入頗深。他的立場是勤王
討幕攘夷〈輔佐天皇、打倒幕府、驅逐洋人〉,後來被土佐藩主
下令切腹。
打打殺殺的幕末與戰國且暫放一旁。
走到高瀨川賞賞花吧!
高瀨川畔落英繽紛。
春末時節猶有晚櫻綻放,令人欣喜。
春雨霏霏三条通。
又是一個紀念碑!幕末主張開國的學者佐久間象山也是遭到刺殺而亡。
當時的人真的是為理念不惜殺人或自決!現在回頭看那樣的不惜人命;
究竟是盲目迷惘還是熱血真誠?
高瀨川畔的餐廳,我們在這次旅程中來來回回經過好幾次,下回應該在川畔小歇小酌。
接下來應當是去坂本龍馬寄居過的酢屋及新選組一戰成名的池田屋。
不過且讓我快轉至兩天後的4月22日,我們再度來到高瀨川畔的另一頭。
4月22日傍晚從寺町通下御靈神社走來二条的島津創業紀念資料館。
對面就是著名的連鎖餐廳 がんこ 二条苑。2006年夏天我曾與兒子跟團來此用餐。
當時不知開鑿高瀨川的富商角倉了以的舊居即在此。
1611年角倉了以集資開鑿的高瀨川是人工運河。從二条引鴨川水一路往南
,經伏見、宇治到大阪。初名新川、角倉川,後來因為運行其中的小船名為
高瀨舟,故命名為高瀨川。
高瀨舟。
明治時期的文豪森鷗外有一小說名作即以此為名。
其實佐久間象山遇刺地應當是這附近,只是三条小橋附近的三条通較為繁華熱鬧
所以也立碑於旁,確實地點應更往北些,接近餐廳 がんこ 二条苑。
穿過三条小橋往前直走不遠就是池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