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夏天聽讓人寒毛直豎的鬼怪故事,是一種另類的清涼。 日本人特別喜歡
這種近於自虐的消暑方式,圍坐成圈的朋友群,點上同樣數目的蠟燭,大家輪
流說一個鬼故事,每說完一個故事就吹滅一支蠟燭,等最後一支蠟燭都熄滅了,
鬼魅就會應召而來‧‧‧據說。
有這種講鬼故事以換取寒意的傳統,難怪日本會出現京極夏彥這樣的妖怪大師
,雖然他是打著妖怪反妖怪。而且總是雄辯滔滔,沒有些時間與耐心還真看不
下他一本比一本厚的妖怪故事。
在所有看過的妖怪誌中,我最推崇也最喜歡這本既是處女作也是成名代表作的
《姑獲鳥之夏》。背景在戰後十餘年的昭和時代,東京雜司谷 鬼子母神堂 附近
的醫院發生女子懷孕20個月不生產,而她的先生則早已在密室消失‧‧‧。
詭奇的事件卻瀰漫著悽愴美感,全書看完後的餘味恍如少年時某個夏夜的殘夢,
朦朧傷感‧‧‧。只要你撐得過前面100頁與劇情看似無關的哲學對談,後面的怪奇
桃花源就能為你展開。
我還記得初識京極夏彥時;特地與老爺騎機車到埔鹽鄉圖書館借《鐵鼠之檻》、
《狂骨之夢》、《 魍魎之匣》、《絡新婦之理》。那時多麼愉快!雖然是殘酷
恐怖的故事,但是閱讀時光裡全然嶄新的時空是另一個小世界──不同於現實的
完滿小宇宙。

我雖稱不上是宮部美幸迷,但她的書大抵都會找來看。這位寫作觸角遍及推理
、時代、奇幻等不同類型的日本國民作家,最近幾年好像偏愛時代小說。從《
扮鬼臉》、《孤宿之人》、《終日》等長篇到《本所深川詭怪傳說》、《最初
物語》、《幻色江戶曆》、《怪談─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之始》等時代短篇看下來
,我發現自己偏愛每天在睡前看一則宮部以暖筆白描的浮世繪,有江戶的風土
人情和魅麗奇譚。
宮部的小說很好看,以日本料理比喻就像可以吸哩呼嚕吞下肚的烏龍麵,但在
大口品嚐湯香麵Q之餘還是要細細咀嚼;感受麵條甜味和湯頭餘韻。
台灣已出版的宮部各類型小說中我喜愛或推薦的有:《誰?》、《無名毒》、
《魔術的耳語》、《模仿犯》、《火車》、《少年島崎不思議事件簿》、《理
由》〈以上為推理小說〉。《蒲生邸事件》、《龍眠》〈以上為奇幻小說,奇幻
小說是我興趣不高的類型,所以推薦得少,並非宮部寫得不好〉,當然還有上述
的時代小說。
偷懶的月底,暫且貼一些以前寫的小書評,請多包涵^^"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