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的京都賞楓行程一調再調,唯一穩如泰山沒改變的就是東福寺。
去年因為時間太短,忍痛刪去東福寺,這一回就絕不更動了,任它人潮
如水雨綿綿,我們仍要奔赴去年未踐的紅葉之約。
雨,時下時停!雖然還未到開門時間,遊客已聚集,來不及拍個正門照
,我們已隨人流滾入通天橋!
從通天橋俯望庭園兩側的楓紅,是東福寺最著名的景致。
日本氣象預報是陰雨天的11月26日,雨神果然不失約!XD
而東福寺的楓紅正盛,是最美麗的時節。
接下來是一片紅通通黃咚咚!幾乎無法分辨方向,附上地圖做參考。
總之是通天橋兩側楓紅!
通天橋是寺境中的小溪谷 洗玉澗 上所架設的橋。幾乎所有的遊客都是
一入東福寺就直奔此橋。
由 通天橋 眺望 方丈 的迴廊。
通天橋上俯望洗玉澗。雨濛濛,楓色也朦朧!
下望洗玉澗,抬頭低頭盡是一片錦秋燦爛。
從 通天橋 西望 臥雲橋,這角度只能看到臥雲橋的廊簷。
拉近一看,臥雲橋上的遊人也爭睹寺內楓彩。
煙雨楓色中的本堂飛簷。
通天橋有迴廊連結到開山堂。雨日裡不愁雨淋。
開山堂祭祀 東福寺 開山祖 聖一國師〈1202─1280〉。聖一國師
曾在33歲時前往杭州 徑山萬壽寺 向 佛鑑禪師 習法取經。六年後
歸國講經說法,聲名頗著,因而獲得當時攝政關白九條道家的支持
,開創東福寺。他是第一位被天皇授予國師稱號的高僧。
東福寺屬臨濟宗,命名的由來是從 奈良 的『東』大寺與興『福』寺
各取一字,被譽為京都五山之一,是規模極為宏大的禪寺。寺境敷地
內有25個小寺院〈塔頭〉。從鎌倉時代創建至今已超過750年。
開山堂是所謂的重文〈重要文化財〉。庭園是江戶中期的名園。
離開通天橋,人潮如露珠 四散湧入楓林庭園。
由楓葉地看往連接通天橋的廊道,一片錦繡嫣紅 !
洗玉澗溪谷裡往上看通天橋,剛剛我們還在哪兒取暖呢!
洗玉澗小得像條水溝!^^"
洗玉澗上有三橋,由東向西,分別是偃月橋、通天橋、臥雲橋。
偃月橋一向較不受關注,其實它是1603年桃山時代的木造橋廊
,被列為重要文化財〈重文〉。可惜我們一樣忽略它,只匆匆看
一眼就走了!全因它兩旁紅葉楓彩略遜於通天橋!
上上下下,天雨路滑請小心!這一會兒我又往上走啦!
通天橋與 臥雲橋 之間的庭園像個小森林。
聖一國師從宋朝帶回珍稀的金黃三葉唐楓在何方?
我們惑於楓采,目迷五色,完全忘了這件事!
經藏與秋楓。
難得看到一幽靜小路,前往一探,原來是通往最勝金剛院與墓園。
往回走,來看看被列為國寶的 三門 。復建於室町初期〈十四世紀〉。
本堂是1934年所建。我在這兒躲雨徘徊等老爺。
本堂內天花板上的 蒼龍圖 由出生於京都的畫家 堂本印象 所繪。
蒼龍好威猛,利爪上的夜明珠與俏皮小暴牙,我最注目!XD
堂本印象在維基:http://ja.wkipedia.org/wiki/%E5%A0%82%E6%9C%AC%E5%8D%B0%E8%B1%A1
這是東司,還有個雅致的 百雪隱 別稱。
猜出來了嗎?
東司是禪寺裡的廁所!一個蘿蔔一個坑!有好幾排,可見寺院的規模!
在環保的古早時代,據說這大量黃金也是寺院重要的收入喔!
室町前期〈十四世紀〉遺留下的此處 東司 是日本最古老的廁所。
在稍後的京都旅次我們偶遇 正傳院 ,發現他們的洗手間只寫著『東司』
,倍覺親切。
由臥雲橋離開東福寺的我們,戀戀不捨遙望通天橋!
不過維持秩序的警衛伯伯真不解風情,禁止遊人停留!
看到我們是外國人就喊『NO PICTURE』。
老爺只好趁他對著別人喊時,躲在他背後偷拍這美景!
欲走還留,終須一別!雨中東福寺!
相關閱讀:
東福寺官網:http://www.tofukuji.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