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社大學參觀紅磚建築午餐後,來杯咖啡吧!決定到附近烏丸通上的『幹』Miki。
這家咖啡廳的名字對台灣人而言很有戲!其實日文的意思完全不是髒話,而是支柱,
是很正面的字。咖啡廳的女主人名為小林幹枝,單純就是取名字中的一字為店名。
之前就聽聞開店時間是下午,而且休息時間不定!果然,雖相準下午時間來還是吃了
閉門羹!是還未營業還是本日休息呢?老奶奶年事已高,一個人開店很吃力吧!於是
想休就休囉!?
只好往南去一条通的虎屋菓寮喝下午茶。虎屋(とらや)京都一条店在一条通與烏丸
通交叉口。可以喝茶吃甜點的菓寮則在一条通上,離販賣店面約50公尺。
虎屋菓寮發源於京都御所附近,創立於室町時代後期,後陽成天皇(1586-1611 年)
時成為皇室御用的菓子店,傳承至今500年,如今的當家已經是第十七代。
從三角窗的和菓子販賣店旁,沿著一条通走到喫茶的菓寮入口。
出入的門在左手邊。
門裡望門外。
大門旁的露臺座位區。
大門左手邊是展示區與洗手間,都非常高雅美麗。
往右手邊走就是室內喫茶處,大空間很氣派,尤其是天花板,完全不落柱,以吉野杉
裝飾,每15公分的精妙空隙展現出簡潔的弧面,也讓自然光透過天井灑下。
讓人印象深刻的大空間與天花板。
座位區旁還設置圖書區,600本與日本傳統文化相關的書籍任君翻閱。
大部頭的書很重,也有設置閱覽架以利翻看。
圖書櫃下方坐鎮的虎爺! XD
除了與和菓子相關的書籍,也有茶道、花道、建築等等與日本文化相關的書。
這一頁很具參考價值!
另一側的屋外座位區,面對庭園裡的稻荷社與倉庫。
水渠倒影與庭園。
日本商家大都信奉稻荷神社,虎屋也不例外,自設一座很便利。^_<
稻荷社後方是江戶時代傳承至今的倉庫(藏)。
我們被引導到圖書區旁的座位。室內座位幾乎坐無虛席,只方便拍茶點。
我選擇青大豆豆乳羹附熱抹茶。
風味很像豆漿布丁,青大豆應該就是毛豆,散發清新的豆香。
老爺選擇季節生菓子與冰抹茶。
附一小杯蜂蜜,可酌量加入冰抹茶中。
口感跟羊羹類似,但不致太甜。櫻花季,菓子上的粉紅花朵想必是櫻花吧。
季節的生菓子是隨季節遞換,會一再更新,明年即使同樣季節來也吃不到了!
吃完這兩套還不夠!老爺想購買某一款和菓子。
店員說要去販賣店才有。因此離開菓寮後又去了販賣店。
老爺自己進場,我在外頭等。這一張是官網圖喔。
氣派的賣場中,老爺挑了一個,女店員就慎重捧著跟在後頭,很尊榮模樣。
想像那情景,有些滑稽,因為穿著隨興的背包客爺就只買了一個!@@"
特地來買的尊榮和菓子『雲居之道』雲居のみち。
餅皮細緻,白豆餡清甜不膩,高雅之味。推薦!
這是平成6年(1994),為平安遷都1200年時所製作的和菓子。京都限定。
外型發想來自於御所車的車輪。雲居就是指雲般遙遠的御所。
雲居之道 屬燒果子,可以常溫保存。
每一個餅下面都放著乾燥劑。連乾燥劑都這麼細膩呢!
百年老舖滿街的京都,虎屋不管是歷史或規模都算大商家。他們擴展到全國甚至
海外,是很用心也很有企圖心的和菓子鋪。
同樣是五百年歷史也提供給皇室的川端道喜則是另一種典範,他們完全不思擴張
,至今依然是小小一家門面,勤勤懇懇家庭手工製作,提供歷史之味給大眾。
不管是那一種經營模式,我都很佩服。(川端道喜 水仙粽 ‧ 普賢象櫻 引接寺 )
喝了下午茶,繼續往南走,經過蛤御門。
蛤御門之變(禁門之變,1864年8月20日)是幕末風雲四起時的重要事件。
當年廝殺流血的現場如今早已雲淡風輕,不聞聲哀號,只見遊人樂。
不過百餘年,時代的變化已天翻地覆!
從蛤御門往南100餘公尺,隔著馬路即是護王神社。
守護足腰健康為號召,我因而更有興趣瞧瞧。
境內沒有拍全景,看看官網照吧!
護王神社的創建年代不詳,目前的建築是1886年才營造的。
主祭神是對遷都平安京有功的 和気清麻呂 與他的姊姊 和気広虫。
広虫晚年出家名為法均尼,致力於養育孤兒,因而被推崇為子育之神。
官網圖。
和気清麻呂是忠臣,連野豬都曾在他受害流放被追殺時來保護他,足傷也不藥而癒
。因而神社境內處處有野豬雕像。
拝殿前有兩尊靈豬石雕,取代常見的石獅像(狛犬)。
繪馬上的和気清麻呂公命。
有了公命二字就是晉身為神了!広虫則被尊稱為和気広虫姬命。
各種筆觸的野豬,是參拜者的奉納誠心。
和気清麻呂 腳傷萎縮 卻不藥而癒之說雖帶著神話色彩,但不失為有趣的哏!
因此我也買個足腰御守當紀念,畢竟有緣才能相遇啊!
去年秋天在上御靈神社獲知有所謂的京洛八社,隔不到半年就巧遇護王神社,
還是庇護足、腰的神社,就自作多情當有緣囉!^^"
表門前的靈豬會笑我想太多嗎!
護王神社還有一事自豪,就是他家的正殿曾被印在1915年發行的『乙10円券』上。
傍著神社圍牆外的春日花繼續走下去吧!^_^
相關閱讀:
虎屋 とらや 官網:https://www.toraya-group.co.jp/
護王神社 官網: http://www.gooujinja.o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