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完枝垂櫻,離開水火天滿宮,往南走小川通。
午後的京都巷弄寂靜清明。
高牆內的吉野櫻已有六分開!青翠楊柳也在旁陪襯加油!
可惜照片無法表達當時感受到的春之明媚清新。
忽然出現的本法寺,稍稍讓我們有些意外—意外之喜!啊,原來走到本法寺來了!
有時,行前功課也別做得太仔細!這樣才會有驚喜!^_<
既然經過就不錯過。
從仁王門遠望境內小徑旁的吉野櫻似乎已近見頃!
果然五、六分開的吉野櫻已繽紛喧嚷,急切宣告我來囉! XD
多宝塔旁櫻繽紛。
今日春暖,吉野櫻雖然還未滿開,但是萌樣十足,老爺又黏過去了!
叡昌山 本法寺 為日蓮宗。創立時期不明,大約是1436年,幾經遷移興衰,
1587年落腳此地。
這一帶是日蓮宗的大本營,日蓮宗有所謂京都八本山,其中五家都在上京區。
包括剛剛才走過的本滿寺與妙覺寺。
一把滄桑史是京都寺社常態,今人已不顧,只管花嬌媚。
模糊的遠景是一般不公開的本堂。
老櫻樹恍若展翼護庇著本堂。
吉野櫻左擁右抱開山堂。
本堂前的松樹是 江戶初期的藝術大家 本阿弥光悅 親手種植的。
本法寺是本阿弥家的菩提寺,因緣早在光悅之父光仁時就建立。
本阿弥光悅 還為本法寺設計了庭園巴之庭。我們這回沒進巴之庭。
本阿弥光悅手植之松旁的雕像是畫家長谷川等伯!紫陽花約:風動幡動心亦動 智積院
長谷川等伯與本法寺的因緣也頗深。
他的名作《佛涅槃図》真蹟,在每年的3月14至4月15日特別公開拝観!
我們還是沒進去看!老爺的說詞是『看不懂』!他只懂得看花吧!@@"
作別之時,默默與櫻語。
本法寺外小川通有警衛指揮交通,還有好幾個身形高挺,面貌清朗的年輕男子
匆忙往來。他們都身著和服,踩著木屐,神色嚴謹,甚至有些誠惶誠恐狀。
看來似乎在辦活動!稍後,我們才發現,年輕男子們應該是為茶會活動在奔忙。
小川通這一帶是茶道重鎮啊!
裏千家今日庵。
【裏千家(うらせんけ)是茶道流派之一。「裏千家」可以指家元和其家族所構成的宗家、也可以指
財團法人裏千家 今日庵 的法人組織、或是包含弟子、門下生的流派組織。是茶道諸流派中最大的流派。
裏千家之名是相對於繼承千利休家督的本家表千家(不審庵),今日庵位在街道裏側之意。與宗家表千家
相隣,位在京都小川通上。茶室・今日庵(こんにちあん)也是裏千家的代名詞。
「千家」本來指本家的表千家,但是因為裏千家的活躍,近年和分家武者小路千家併稱「三千家」。】
–維基百科
千宗旦是千利休的孫子,也是一代茶師。三千家即是由他的幾個兒子分流而出。
表千家不審庵。
不審庵。也就是繼承千利休家督的千家流茶道之本家。
兩大流派斜對面是創業於1847年的茶道具行 山下清昌堂(清昌堂やました) 。
這一帶有裏千家學園(茶道專門學校),也有表千家会館,兩大流派相鄰,因而
茶道具店設置在鄰近也是當然。
沿著小川通往南,街道的盡頭,與寺之內通交叉處是俵屋吉富小川店。
此地是俵屋吉富有附設茶室的一家分店,今天剛好是店休日!
原本想歇歇腳補充熱量,只好放棄,繼續漫遊。
不知為何往東繞經妙顯寺。
接著又晃回西邊的鳴虎 報恩寺。
全部都只是門前過。我當然已完全迷惑,搞不清身在何方!@@
鳴虎報恩寺裏的小神社。
靠近堀川通,以人形聞名的宝鏡寺。
堀川通上春花開。
湊上前細細研究,還是搞不清它是哪種花?花型似梅,枝條如雪柳?
此時已午後兩點多,肚子開始咕嚕嚕要飯吃!雖說一早就連吃蔦家咖啡與栖園兩間
甜食,但午餐時間已逾時甚久,不吃點鹹食還是撐不住!這一帶想得到的只有一家
店。
由宝鏡寺走到堀川通,往南約500公尺 ,在今出川通交叉口的桔梗屋。
還好仍在營業。^^
招呼我們的大叔很親切,不過掌廚的是老爺爺呢!看起來是大叔的爹!
還有一位老婆婆也在廚房忙,親子三人協力經營的小餐館,是我喜歡光顧的
餐館模式。
原本就是蕎麥屋,當然要點個蕎麥麵,附上鵪鶉蛋是第一次經驗。
薑燒豬肉套餐。
這也算是家常菜式,另附一碗小湯麵,可以吃得很飽。
時日久遠,忘記口味!當時餓火熊熊,可以填飽饑腸就好。^^"
總之,我喜歡這種在地人光顧的家庭小館。
桔梗屋附近的白峯神宮也只是門前過。
白峯神宮祭祀歿於流配之地的崇德天皇、淳仁天皇。
崇德天皇還有一別號是『史上最強怨靈』!故事甚長,以後有機會再爬梳整理。
白峯神宮的社地是蹴鞠的宗家:公家・飛鳥井家的宅邸舊地。攝社的地主社精大明神
是蹴鞠的守護神,現在被視為足球等各種球技及運動的守護神。
中國古代遺風的蹴鞠,也算是今日足球的先驅吧!
每年4月14日淳仁天皇祭時有蹴鞠奉納,儀式最後高潮即是重現古代流風遺緒的蹴鞠
,堪稱和、漢相混,也是佳話趣事!
隔著馬路,與桔梗屋同樣在堀川通與今出川通交叉點的鶴屋吉信,1803年創立。
屋簷上的招牌文字幾乎已看不清是『柚餅』。柚餅是鶴屋吉信的招牌和菓子。
這個大看板是數百年櫸木製,題字的是與鶴屋吉信因緣深的名家 富岡鐵齋。
自己拍的看不清,還是欣賞官網圖吧! ^^"
京観世也是招牌商品之一,外表與用料和 俵屋吉富 的雲龍很相似。
京観世 官網圖。
鶴屋吉信的本店二樓還附設喝茶休息處與體驗型的菓遊茶屋。
大門右側有小徑,小路左方盡頭有出入口與店舖相通,可搭電梯上二樓。
一樓店鋪高雅寬敞。
我走來有點小心翼翼,戰戰兢兢! XD
為了「WAKUWAKU JAPAN」影音頻道所主辦的「EAT UP JAPAN」活動。
鶴屋吉信在2017年2月曾來台北車站做實地展演。
店鋪深處也可稍事休息。
我們為了把握天光,只買了柚餅就離開,沒有上樓去喝茶吃菓子。
柚餅是1868年就開賣的長銷和菓子。
歸類於於和菓子中的求肥,是平安時代由唐朝傳來的甜食。
以糯米粉、和三盆糖、水飴為材料,口感類似麻糬,有淡淡柚子香。
實體忘了拍照!再看官網圖吧! ^^"
一整個下午都在上京區漫遊,寺社密度超高的街頭巷尾,嘩啦啦流過眼前的風景,
流水帳般記錄著!是為了重溫?還是好讓日後不遺忘哪!?
但遺忘又如何?這向來是我經常的自我叩問!
春日午後,我好像是GOOGLE地圖上那個小人形,任由滑鼠驅動滑著走!XD
走到這兒算是西陣,接下來該去的地方很明顯,聰明的你(妳)猜到了吧?
也許算相關:
本法寺 官網:http://eishouzan.honpouji.nichiren-shu.jp/
桔梗屋:https://tabelog.com/kyoto/A2601/A260501/26005275/
鶴屋吉信 官網:http://www.turuya.co.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