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21年2月17-18日(週三-週四)晴-晴時多雲
二月中旬(2月17-21)的日月潭之旅依然是入住老地方碼頭休閒飯店。
雖然湖景雙人房大致上都一個樣,但還是有些微妙的不同。
這一天湖上本來有些迷濛,但還是可以清楚看到因為水位降低許多;
拉魯島(光華島)露出高高的岩壁,不禁再次為水情憂心。
通常第一天來我們都是在陽台無所事事看湖景度過,何況今日一路賞花,抵達時已經
下午三點十幾分,足足比往常慢了好幾個鐘頭。
七樓的視野。
看飽了湖景,換來填飽肚子,飯店隔壁的明湖老餐廳是二度光臨。
才五點出頭,一樓幾乎已滿座。上次沒拍,這回就簡單紀錄一下。
單點了三道菜與兩碗白飯,店家有提供熱烏龍茶,湯就免了。
炒三鮮、甘蔗筍、筍絲炒肉。
就給老爺評價最高的來張獨照。
飯後散步,在歌聲迴盪的廣場還有人像畫家在努力中,功力十足喔!
美麗的顧客模特兒也很大方,對著相機比Y,但還是不好意思貼上她的正面照。
隔日晨起天陰霾。
連日客滿,早餐七點就開飯了。早飯前後都在水社碼頭走走。
飯後走到涵碧步道旁,湖壁(有這稱呼嗎)裸露,以前完全看不到這攔砂壁(還是
要這麼稱呼呢)。當時日月潭蓄水量還有百分之五十,目前只餘百分之四十三左右。
最誇張的是這呈45度角的引道,往日水位夠高時是平直的,現在水位下降劇烈
,無法浮於水面,變成斜坡狀了。
船隻還未開航,碼頭還很寧靜,一步步慢慢往下走。
浮橋全數隨著湖水下沉,棧台下的支柱全部露出,這是我們從未見過的景象,
但又覺得似曾相識,旋即想起京都清水寺的木造舞台啊!
搬出2013年秋天的照片對比,感覺那一天在日月潭的我們未免太會聯想攀附! @@''
可這露出的支撐架的確顯現了水情之嚴峻。
大家就更節約一點用水吧!還希望政府要更積極籌謀如何保水節水。
這兩年經常有缺水危機,但總覺得當局不太著力,這件事與新冠疫情一般重要啊!
最近多次來訪日月潭,但還從未走到浮橋邊緣呢!
烏雲天中透出一絲光。
一絲小光芒轉為一束散射的天光,這算上帝光?
因而拍了好多宛若沐浴光流中的照片,可惜相機不給力,全數都不優。
只將猶如行駛於光瀑下的船舶刻入記憶中吧!
這張照片的重點是船隻名為 日月潭公主。@@
回程再度經過棧台支柱,這苦旱下的清水舞台日月潭版;
是我與老爺憂心水情下的苦中作樂亂連結。
一口氣爬上引道不停留,老爺身輕如燕很健捷,我多少有點喘。><"
水社親水步道旁的棧台支柱也是第一次見到真面目。
大淶閣飯店後門的九重葛開得茂美。
山櫻也開了。
話說此回旅程早在二個多月前就決定好,當時並未想到賞花。
直到行前一週才發現應該會碰上櫻花開,所謂的日月潭櫻花季兩大要角:九族
文化村與暨南大學都離日月潭不遠!我很期待呢,但老爺行前一副冷淡狀,看
過太多日本櫻花勝景的他對台灣櫻花不太有興趣,直到出發之時在139縣道發現
只要花盛開,不管產地是哪裡都很美麗!
杜鵑也悄悄在二月先開跑了!
我們今日行程預定是暨南大學,早餐後散步 略休息即出發。
路途中偶遇的李花?
岔道中的八重櫻也很美。
在路途中隨意尋花看景很愜意,但尋找暨南大學的入口卻很迷惘!
暨大幅員廣,入口分成汽車入口與機車入口,汽車入口很明顯,但機車專用道距離
汽車專用道有點遠,而且標示小,不注意就會錯過,我們來來回回尋覓,好不容易
才發現機車專用道要由何方鑽入!@@"
入門就有好景,櫻花季時酌收停車費20元。
雖是寒假期間,還是有不少暨大學生騎機車呼嘯往來。
不過停車下馬賞景的只有我們兩個老人家。
稍後老爺專注拍照時,還有呼嘯而過機車少年郎大喊『麥個照囉』!
我和老爺都不禁莞爾,看來暨大學生已經習慣於花之美,對於遊人『大驚小怪』
的拍花之舉很不以為然!哈哈
沿路粉艷的八重櫻為暨大賞花帶來美好的開端!
照片多,下回再來分享暨南大學賞櫻記。
相關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