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6日(週日)
年度高雄旅來到五回目,估計今年應該不會再去了吧! ^_^"
老爺寄放機車時,我隨手拍了兩張逆光下的彰化站前雕塑。
暫時找不到這作品的相關資料,那就當成旅行記憶裡的一縷微光迷茫!
老爺搭火車必吃的台鐵便當,我照例分吃兩三口就夠了。
高雄旅慣常報到處:三代春捲。
附近的老江紅茶,這回有點淡! @@"
入住飯店後閒坐陽台前看街景,除了枝微末節,一切都宛如復刻前幾次旅行!^^"
稍事休息,直奔逍遙園二樓。
上次沒來得及參觀二樓,頗為遺憾,這回預留兩小時,應該足夠吧 ?
玄關脫鞋,先來到廣間,牆邊一隅挺樸雅。
廣間牆上有西本願寺原先家紋與之後由大谷光瑞重新設計依據的九條家家紋。
可以說完全捨棄舊家紋,與妻子娘家九條的家紋九成相同。
大谷光瑞因為與九條籌子結婚而成為貴族,妻子30歲左右去世,此後數十年,
他並未再娶。
廣間上的小休憩處。
廣間旁的小食堂。
洋式長餐桌體現了主人大谷光瑞飲食的愛好,據說他最愛吃的是義大利麵。
食堂與廚房(炊事場)間有送餐口。
廣間與食堂的天花板形式為舟底天井,顧名思義就是仿照小船底內凹的樣式。
舟底天井。
關於建築本身的十大特徵,有立牌說明。
一樓暫時不拍,先看看二樓說明牌。
以台灣日遺建築而言,逍遙園的存在極為特別,除了建築樣式外,它輾轉復生的過程
也很曲折。不管是相關記憶或建築本身都有很大可能淹沒於歷史煙塵裡,卻因2003年
中國時報的一篇報導而展開探索復原征程,十餘年的努力猶如一場解謎之旅。
整修前的書齋幾乎已毀損殆盡,因此這根精神柱是重新複製的。
書齋裡還展示了大谷光瑞參加1916年黃興葬禮的照片。
合影的還有孫文、蔣介石、章太炎等人。猜猜沒標註的蔣介石在哪?
大谷光瑞因為資助辛亥革命而與孫文交好,1913年孫文還前往京都拜會猶在任西本願寺
法主的大谷,請他出任新成立的民國顧問(猜想這是榮譽多於實質作用)。隔年1914
大谷因為西域探險與海外佈教花費過鉅,導致西本願寺負債龐大,因而辭去法主一職。
看這張圖片時我與老爺嘰嘰喳喳,站在一旁的工作人員因而主動前來說明,由此展開有
專人導覽的參訪,也獲知不少有趣資訊,不過預想的兩小時參觀時間因而又有些窘迫了!
這是在哨船街一帶發現的石碑,可以佐證大谷曾在那裏購地,但實際狀況已無可考。
大谷光瑞當時在全台大量買地,依據導覽員的說法他在鹿港天后宮附近也有購置土地
,雖感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畢竟當時的小鎮仍算是一個風華猶存的城鎮吧!
返家後我還發現小鎮名剎龍山寺曾在1904年改宗為本願寺派,當時正是大谷光瑞出任
法主之初。他的名字曾出現在與龍山寺相關的文獻,於我,也是一樁小小趣事。
二訪讓我更想深入了解相關事蹟,因此對陳啟仁教授撰寫,玉山社出版的書籍:
《逍遙園與大谷光瑞-二十世紀初的東亞與高雄》頗感興趣,返家後發現縣內只有
埤頭圖書館有藏書,於是欲下單博客來購買,老爺勤儉,不顧我阻攔,硬是當日
就騎車去借,來回要八十分鐘耶!哎,感謝老爺。
二樓也擺設著與書籍封面相同的往日黑白照。
照片由昔年聘自京都的工匠之子提供,是很珍貴的參考資料。
書齋旁的製圖室說明牌展示了大谷在日本及海外各地的別邸,如今大約只餘旅順
大谷邸與最晚建造的高雄逍遙園了。
大谷光瑞的生涯之多面性及複雜性與他的歷史評價大約相當,他是個博學多聞的人,
興趣廣泛,海外足跡處處,花費多多。財務上的問題、政治上的取向、西域探險掠奪
文物等等,都是備受爭議處,但不可諱言的他也是個魅力人物,才華洋溢,精力充沛,
著述甚豐,出書數十本,且長得高大有威儀,可以說是舊時代的菁英公子哥。
大谷光瑞的寢室。牆壁下方的竹編裝飾挺雅致,別有趣味,讓我想到南洋------。
寢室旁小通道有一間未開放的單人浴室。
女秘書們居住的婦人室(座敷,起居間)就在大谷寢室旁,好方便照應他的日常。
這一片區域在整修之初也很殘破。幸好精神柱與網代天井還殘留,網代是日式工藝
,以薄木編織,有不同花色,常用於天井(天花板)。
停戰後入住的民眾不斷增加,且毫無章法的增建,最後幾乎將逍遙園包覆在一片雜亂
民居中,若無人指引,外人根本無法知道裡面有一座別樣的和洋美邸。因而如何重建
現場是研究團隊一大課題,他們的訪查除了翻閱歷史文獻,訪談當年行仁新村的住戶
,甚至遠赴京都拜訪相關人等,包括昔年住在逍遙園的日本學生、日本各領域學者、
西本願寺開設的龍谷大學校友、館藏,甚至木作大工二角幸治郎的後代------。
起居間窗下牆壁,有一方透明壁面,展示建物昔日材質。
起居間角落。
我老覺得壁龕(床間)是狹小的日式房間中最奢侈的存在。
眼看時間又快到了,趕緊跟熱情講解的二樓導覽人員告辭,趁著天光猶在 下樓瞧瞧。
一樓庭前的旗桿座應是當年留存下來的。
正面牆上有大谷氏引以為傲的家徽(寺徽)。
二樓導覽員指點我們去看看一樓側邊桁架旁的木料,當年是將廢船木材再利用。
大谷興建逍遙園的費用大都是向銀行貸款,所以能省則省,據說有部分建材運自
他父親在京都伏見的別邸三夜莊!我當下感受是昔年運費很低嗎?
製圖室下方就是環保船底板。
還可看到被拔掉的鉚釘空隙。
這回還是沒吃到冰淇淋! @@"
打燈的逍遙園氛圍美,可惜已是閉園時間。
正面側翼的屋外梯昔日是可以通行的。逍遙園當年有五座樓梯,堪稱四通八達。
但只有這座外露的樓梯最明顯,其餘的則巧妙地微隱蔽。
另外還有戰後居民回憶此地曾有水道匯流到屋前池塘,房屋二樓亦有小橋可跨越
到對岸------難以想像的光景。
越爬梳就越覺得逍遙園的真貌依然朦朧,目前所知的一切或許仍存有謬誤,但我們
有幸得知的零碎片段依舊很有意思。昔年昔事或已遠,可那時代的鮮活日常曾真實
存在過,一如當下生活的我們------。
這篇文章有點雜蕪,大夥不妨就當成某個秋夜的閒磕牙,聽聽就好。^^"
不管是實質或記憶,這棟別致的淡綠屋宇曾經深埋於歷史灰燼中,能被挖掘重生
是許多人的努力獲致。有幸目睹鳳凰涅槃之姿,有緣聽聞這段故事,讓我的南國
之旅平添許多逸趣,而且樂趣延伸到旅行過後的現今 依舊點滴持續著------。
相關網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