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週一)晴時多雲
話說參觀完蘆花恒春園花之丘的櫻花,原本老爺不太想去作家的舊宅,但在
我慫恿下,加上路程不遠,於是穿過這片林木區,前往德富蘆花的舊宅看看。
德冨蘆花舊宅位於公園西北邊。
下圖是主屋(母屋)簡略命名為茅屋,簡單樸雅。裡面不能拍照。
德富蘆花(1868-1927)出身於熊本縣,在同志社英學校(京都同志社大學的前身)
中退後,入其兄德富蘇峰創立之民友社擔任記者,以小說《不如歸》、隨筆小品集
《自然與人生》成為人氣作家。1907年從東京的青山搬來世田谷,作為晴耕雨讀的
歸隱處。德富蘆花死後,夫人愛子將此宅邸寄贈東京市,擴展建設為現在的都立公園
蘆花恒春園。 京都 同志社大學 賞紅磚建築 學生食堂午餐
母屋旁的梅花書屋,是德富蘆花在1909年買下後再移築。
秋水書院。
當時就是淡淡走過,沒有特別關注秋水書院。><
這間建築是蘆花先生在1911年所購,原名奧書院,後因幸德秋水等十二名思想犯
被處死的冤罪事件,而將書院改名為秋水書院。幸德秋水是反對帝國主義的記者,
也是一名社會主義者,1911年被處刑前,蘆花曾為其奔走,並透過在政治上更有
影響力的哥哥德富蘇峰向當時的首相桂太郎求情。
老爺對歷史事件不太感興趣,應該說若非我想來,這裡應該會被略去!><
他較喜歡自然,覺得竹林更有逸趣。
蘆花紀念館沒人管理也不收費,但也不能拍照。
小小的空間裡除了對德富蘆花的生涯有詳細的圖文照片,還有實物展示與影片放映。
不過讓我最驚訝的是蘆花先生曾與夫人愛子在1920年-1921年周遊世界,以當時的
交通條件進行世界之旅,想必不輕鬆。旅行歸來後,與愛子夫人合著遊記:《從日
本出發 回日本》(日本から日本へ)。
其實早在1906年春天他就曾由橫濱出發前往歐洲旅行,後經由巴勒斯坦前往俄國,
在6月30日拜訪《戰爭與和平》的作者托爾斯泰,這段東、西方的交會在之後寫成
《順礼紀行》發表。之後又前往耶路撒冷旅行,於1906年8月4日回到日本。
幼時我曾在家中看過蘆花的名作《不如歸》(與上圖的網路照很像),印象極深
,豈知數十年後會在東京一隅的作家園子賞櫻,這遙遠微妙的機緣真好,感謝
蘆花先生與愛子夫人。
1894-1895年間德富蘆花夫妻(左)與德富蘇峰夫妻(右)合影。
在當時,蘆花的哥哥德富蘇峰可能更為著名。兩人在日本的近代史都佔有一席之地。
1900年兩兄弟在逗子(神奈川縣)老龍庵合影。
站立者是德富蘆花。
世界之旅留影。1920年1月31日攝於紐約。
德富蘆花與夫人雖未生育,但二人感情甚篤,身為教師的愛子夫人曾與之
合著蘆花的自傳《富士》,1927年蘆花先生因心臟病逝世後,《富士》才
由愛子夫人出版。
1918年恒春園命名緣起紀念牌。
蘆花先生在文中提到他想為住居起一個雅致正式的名稱,當時因他的作品《新春》出版
,於是命名為恒春園,也提及台灣有一地名為恆春,當地有一農園(當時為殖民時期,
蘆花先生應是指日本公營的大農園),他的恒春園雖不在台灣,但皆是可逍遙於田園處。
碑文中還說恒春意味永遠年輕,這也是他命名為恒春園的緣故之一。
離開時 又在竹林徘徊了一會。
小徑旁的小白花,很像鈴蘭,之後才知是鈴蘭水仙,它的花語是純粹、純潔。
秋水書院旁好小好萌的一株楓葉?希望幾年後再來,它已成長茁壯。
德富蘆花夫婦合葬於園內,但我們並未再深入公園腹地去尋找。
相關網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