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欣賞國美館的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
我破例在炎夏七月天出門走走。@@
搭上往台中的小巴;才發現車上冷氣壞了!全程都得開窗吹溫熱的自然風!^^"
在科博館下車,將近11點,餐廳還沒開呢!參觀浮世繪固然要緊,順道吃個飽也是
重點,難得出門,總是要找點好味嚐,這是我的原則!XD
原本是打算去國美館附近的土耳其餐廳,可是臭頭說天氣太熱,我一定受不了走那
一段路的蒸騰熱氣!所以還是在下公車處就近吃個飯。
(讀者謎之音:誰是臭頭!?)
餐廳開始營業前的半小時,我們就在綠園道走走。
光影與綠蔭嬉戲,有風習習,雖然是真夏近午,還是可以漫步一小段。^^
綠園道兩側開了不少店家,臭頭很擔心我會開買!XD
其實大部分是餐廳。這一家是著名的 南瓜屋 的二店吧?
另有暱名叫『魔女露露的廚房』,可惜菜色中太多乳酪奶油,我無法消受。
門外布置很可愛。裝潢是他們的強項,當然餐點應該也不錯?否則無法屹立近20年。
大約十年前我曾帶著兒子在國美館那邊的南瓜屋與老同學聚餐------。
另一頭也是名店林立。要在這裡立足應該都有點實力吧!?
臭頭想拐我去公益路吃嘉義雞肉飯或麵食之類的,我沒上當,在這裡堅定折返。
賣乳酪蛋糕的店家,感覺很舒服,若非出爐時間還未到,應該會進去買一塊。
日式風格的抹茶冰淇淋號稱使用宇治上林春松家的茶葉,讓我眼睛一亮!@_@
可是需要現場排隊是我的罩門,就留待下回吧!那時再與勤美術館包成一套。
台灣大道上的「義塔.創義料理」是之前臭頭就想吃的店家。
但不知為何臨了卻縮頭,幸好我意志堅,不想改。
ita義塔也是王品集團旗下的餐廳。就在台灣大道(中港路)與館前路交叉口。
記得以前這個位置開過西堤、聚,都是王品的餐廳! 但不知為何都沒繼續立足此處?
倒是對街不遠的 陶板屋 屹立不搖。(2017年3月4日發現 義塔 歇業了@@)
餐廳涼爽寬敞的空間,給人很療癒的感覺。
照明微暗很適合日頭赤焰焰的夏天。u_u
牆上有馬靴狀義大利地圖。
廚房是開放式,去洗手間途中看到女廚師正在擀麵皮。
壁上裝飾的靈感當然來自威尼斯的面具嘉年華吧!
我笑稱這是顯微鏡下的試管,其實很喜歡這個裝飾設計。
晶瑩透亮的試管底部有LD小燈照明。
很放鬆地坐在餐桌前等餐。
我們點了820元(加上服務費是902元)兩人分享餐(i Share分享餐),
事先已做好功課,不需考慮,啪啦啪啦就點好了。
番茄漁夫湯。
健康營養的一品,湯料有洋蔥、芹菜、紅蘿蔔、番茄、蝦子與花枝。
辣味噌松阪豬細扁麵。
約有六片軟嫩松阪豬肉埋在蔬菜中。
麵條是標準彈牙,醬汁有收乾,一翻動,熱呼呼的香氣四溢,讓人胃口大開。
鯷魚洗澡暖沙拉。
這個前菜太有戲!準備時間較久,比義大利麵還晚上菜。
我是為了橄欖油鯷魚醬汁才點的,沒想到一上桌先被容器吸引。
蔬菜份量不少,沾著鯷魚醬汁吃很新鮮。雖然我分不清鯷魚醬的真味!XD
臭頭說有一點鮪魚罐頭的感覺!其實還是有微妙不同。醬汁底部是綿細的魚肉。
瑪格麗特披薩。
這款經典口味是我們永遠的選項!也是測試義大利餐廳的指標! XD
薄脆的餅皮烤得很完美。希望它更完美的地方有:小番茄最好稍微烤過或用完熟的
大番茄;羅勒葉可以多擺幾片。基本上還是好吃的,有及格。
手工草莓醬奶酪。
手工製造草莓醬是店家自傲處。
野莓優格。
酸味的優格與野莓醬很搭,但我不很喜歡玉米脆片來攪和! @@
冰拿鐵。
濃郁美味的一大杯少冰拿鐵!臭頭要了兩條糖包來成就甜美!
替義式午餐完美加分做結束。
為了節省時間,搭計程車來國美館。
天氣不熱時間多腳力健的話,可以從綠園道散步過來,大約2公里。
看到國美館入口處這畫面就非拍不可。@@""
不知臭頭與此頭有何因緣!XD
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這幅超有名的【神奈川沖浪裏】成為這次展覽的招牌。
《神奈川沖浪裏》、《凱風快晴》、《山下白雨》被譽為《富嶽三十六景》系列
中的三大名作。
對我來說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及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兩大經典
系列是主要焦點。喜多川歌磨的大首繪美人畫、歌川國芳的戲畫則是順道一看。
可惜不能拍照,網路抓圖讓大家瞧瞧。
富嶽三十六景 之 《凱風快晴》。(浮世繪圖都是取自網路)
富嶽指的就是富士山。國美館這回的 富嶽三十六景 只有展出17景。
富嶽三十六景 之 《山下白雨》。
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是指江戶時代由東京到京都的53個宿場(驛站)。
加上起點東京與終點京都總共有55景。
這回在國美館展出31帖,我記得本展是從這幅《品川:日之出》開啟旅途。
前面還有一幅《日本橋:朝景》我忘了這次是否有展出?^^"
《藤澤:遊行寺》。
藤澤在鎌倉西北方。
《庄野:白雨》。
庄野在目前的三重縣鈴鹿市。
白雨指晴天忽至的驟雨,應該是像現在這般的盛夏吧!
《水口:名物干瓢》。
水口在目前的滋賀縣甲賀市。
干瓢就是蒲仔絲。製作方法是將瓢瓜(蒲仔)的果肉刨絲乾燥而成。古時當然只能用曬的。
《大津:走井茶店》。
大津即滋賀縣大津市。印象中這是國美館展出歌川廣重的《東海道五十三驛站》
中最後一站。
《京師:三條大橋》。
這是《東海道五十三驛站》最後一站。本次未展出。
京都的三條大橋是我很喜愛的地方,如今繁華盛景更勝昔日。
少年時代在張愛玲的《流言》一書中初初知道浮世繪這一名詞,文章中還提到喜多川歌磨
的《青樓十二時》。多年前我也曾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看過幾幅《青樓十二時》,當時還引
以為樂事。^_^
《青樓十二時》丑時。(國美館並未展出這一系列)
張愛玲在散文《忘不了的畫》如此敘述:【日本美女畫中有著名的《青樓十二時》,畫出藝妓每天
二十四個鐘點內的生活。這裡的畫家的態度很難得到我們的瞭解,那倍異的尊重與鄭重。中國的確也有蘇小妹
、董小宛之流,從粉頭群裡跳出來,自處甚高,但是在中國這是個性的突出,而在日本就成了一種制度。
在日本,什麼都會成為一種制度的。藝妓是循規蹈矩訓練出來的大眾情人,最輕飄的小動作裡也有傳統習慣的
重量,沒有半點游移。
《青樓十二時》裡我只記得丑時的一張,深宵的女人換上家用的木屐,一隻手捉住胸前的輕花衣服,防它滑下
肩來,一隻手握著一炷香,香頭飄出細細的煙。有丫頭蹲在一邊伺候着,畫得比她小許多。她立在那裡,像是
太高,低垂的頸子太細,太長,還沒踏到木屐上的小白腳又小得不適合,然而她確實知道她是被愛着的,雖然
那時候只有她一個人在那裡。因為心定,夜顯得更靜了,也更悠久。】尚書屋
《青樓十二時》午時。
《青樓十二時》申時。
浮世繪對19世紀末法國印象派的影響極大。著名畫家中受影響最深的可能是梵谷。
↓
1887年梵谷臨摹 歌川廣重 的《 名所江戶百景·新大橋》。
1887年梵谷臨摹歌川廣重的《名所江戶百景·龜戶梅屋舖》。
話頭說得遠了!@@
最後分享這幅國美館地板上的《神奈川沖浪裏》立體圖。
中間多畫了一個鮮黃的衝浪板,照理是要站在上頭做衝浪狀,但是沒那本事哪!O_O
喔, 擁有一日臭頭名的緣由還未解!
話說離開國美館該如何回家的選擇有好幾項,老爺連連失誤,先是選擇搭公車去火車站
。完全不聽我勸「這是反方向,應該回科博館,在台灣大道搭小巴,你這樣太花時間」
!
基於些微拉雜的理由他就是想去台中火車站!有一台公車來了,可以去干城站,我要他
去問問看,他硬是不去,說是干城他不熟,天氣太熱,我走不了,若是他一個人------
云云。結果在悶熱的公車站烘烤十餘分鐘,終於迎來開往火車站的公車,不久即在火車
站正門前不遠下車,很好!這時臭頭之名尚未降臨!
結果在下午三點多的炎陽下走了好長一段,我開始發現這裡不就是干城站嗎?然後原先
信誓旦旦跟我說他知道小巴總站在何方的人發現鐵門深鎖!完全失去信心的我認為小巴
已改路線,開始碎碎唸!還指著路旁至少有十多路公車的超超大站牌給臭頭看,最頂端
就是白底紅字的【干城站】!上面當然沒有我們的小巴名!
幸好等了20分後,誤點7 分的小巴終於遙遙開來!當然在那之前,某人覺得已經被我罵
到『臭頭』!『幸好車子有來,不然可能會沒命』這是臭頭當時的感想!@@"
在小巴上我們恢復和平,隨意閒聊。後座是臭頭的救命恩人,他忽然在最後幾分鐘出現,
信心喊話說小巴改路線是實,但依然會從這裡經過!臭頭真是感激涕零啊! XD
若照我一開始的建議,我們應該會提早一個多小時回到小鎮,而且臭頭之名也不會降生,
雖然只有7月15一日之緣,還是可以當個笑談啦。^_<
微叮嚀:日本浮世繪—【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展期只到7月31日,免費欣賞喔!
有興趣的格友不妨去看看。
ita義塔·創義料理: http://www.itahouse.com.tw/itahouse_menu/menu.html
國立臺灣美術館 官網:https://www.ntmofa.gov.tw/
浮世繪 在維基: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5%AE%E4%B8%96%E7%B9%AA
富嶽三十六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A8%E5%B6%BD%E4%B8%89%E5%8D%81%E5%85%AD%E6%99%AF
東海道五十三次 紀行寫真:http://www.geocities.jp/hitosht/01tokaido/21Kyouto.html
喜多川歌麿《青樓十二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b5320102v9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