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於 維多利亞 時代。一位長相平凡,罹患憂鬱症的上流社會女子瑪格麗特
為了開展眼界,轉移心緒〈表面是父喪,出嫁無望。骨子裡是愛上同性的絕望〉
到倫敦的女子監獄做慈善探訪。那是一個自殺也會被視為罪惡,加以判刑的時代。
曾經自殺但因身處的階級而逃過制裁的瑪格麗特,在獲救後仍憂鬱纏身。到訪監獄
,做為『教導師』,本是為了轉念,為自己荒蕪的生活添加一絲色彩,卻在認識因
『傷害』顧客而入獄的美貌女子 莎琳娜 後,逐步邁入一段奇幻旅程------!
莎琳娜年輕纖柔,自稱是靈媒,可以召喚驅使鬼魂。瑪格麗特從好奇猶豫到深信不
疑,是因為 莎琳娜 展現的魅力與法力?還是因為 瑪格麗特 對愛情的渴望?作者以
兩位女主角的日記工筆細描日常點滴與年輕女性心底的幽明情致。搭配 維多利亞 時
代的倫敦風情─上流社會的富裕虛榮與底層生活的悲慘猥瑣。對比鮮明,層次細致地
勾勒出霧都的光彩與黑暗。故事的舞台逼真如在目前,對女主角們的描繪更是細膩,
尤其富家千金瑪格麗特的鬱鬱不樂與對愛情的渴念,更是讓人不忍逼視。當她一步步
走向愛的陷阱時,讀者如我一方面為她祈禱,一方面隱隱不安,想抓住她的衣袖說『
別急,別向前,取消計畫吧』!因為等在前面的是滔滔河水-----,是生命再次的痛悟
。
鬼魂無法召喚!渴望才是召喚愛情的符咒!
作者是生於1966年的莎拉華特絲,以包括這部在內的維多利亞三部曲〈另外兩部是
《輕舔絲絨》、《荊棘之城》〉著稱英美文壇。多次獲得各種獎項,英國最高文學榮
譽的曼布克獎也曾兩次入圍〈《荊棘之城》、《守夜》〉。我之前只看過她以二次大
戰的倫敦為背景的《守夜》,當時即發現她對女性同性間的情愛別有情懷。果然在『
維多利亞三部曲』中早已關注這議題。即便如此,我倒不認為女同性戀是她最傾注心
力之處,人際間的各種情感,存活在世間的掙扎都在她的眼睫之下瀰漫出迷離光影。
她的功力高深處在於能讓人深陷故事裡,隨著敘述在腦海中架構出那精雕細琢的渺茫
遠方------,深信曾經有人這麼活過、愛過、掙扎過------。
PS1:維多利亞三部曲的共同元素只有時代背景與女女戀情。故事並無相關,可獨立
閱讀。《輕舔絲絨》與《荊棘之城》皆已被 BBC 拍成迷你影集。華特絲最新著作《
小陌生人》已轉型不談同志情。
PS2:元月幾乎都是麗日晴空暖暖天,真好。但我一樣窩在暖被裡磕著書,因為不管
是 華特絲 的維多利亞三部曲,還是 史蒂芬金 的驚悚故事,或者約翰勒卡雷的《召喚
死者》,水上勉的《五號街夕霧樓》------,幾乎都會偶而讓人打個哆嗦! XD
《華麗的邪惡》在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14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