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治橋西側的【宇治 駿河屋】前的小路可以說是通往平等院的参道。
兩側商店林立,以茶鋪居多,茶香隨風吹送,是一條有『味道』的小街!
現場烘焙的茶葉是香氣來源,芬芳四溢,沁入心脾真舒服。
不只一家在放送香氣,濃郁的茶香好醉人啊!
諸多茶鋪中也有名店 伊藤久右衛門 ,我竟然也就輕輕放過!
明明去年還盼望著來宇治店採買〈楓‧京都:京都甜在心‧夜楓清水寺 〉!
人心果真難測! XD 現在後悔了呀! @@
抵達世界遺產平等院!
咦!沒有要進場!時間不夠,下回才要來?
下回是幾時啊?現在想想真是失策,當時堅持一下就好了! ><""
也是因為週六人潮多,看到人潮就很難堅持啊! XD
拐進附近的小路吧!帶路的嚮導如此決定。
花開獨自的紫陽也別有一番韻味。
右手邊就是宇治川。
河岸上有卿卿我我的情侶、獨自散步的老人------。
與旁邊參道的滾滾人潮相較,是一個可以靜靜散步的地方。
路途中又遇紫陽花。 ^_^
果然是季節啊!何處不相逢! XD
俏生生立在斜坡上。
嚮導特別滑下去拍嬌顏。
又是一家名店!中村藤吉平等院店 ,進去一瞧,滿滿候位人潮!
那拍張照就好,一位剛從川邊釣魚上來的小哥,自告奮勇要為我們拍合照!
太好了!謝謝呀!
『呃,沒拍到!快門沒按足」看著小哥騎著機車揚長而去的背影,嚮導這麼說!
嚮導不愛照相,完全不在意,我也只有苦笑囉!
中村藤吉平等院店 旁邊的小巷。
接著走往宇治橋通,人潮逐漸稀,但嚮導一張街景都沒拍!@@"
很快就走到本日下午主景點『上林紀念館』。
上林家的歷史從14世紀後半就開始,曾擔任豐臣秀吉的茶師總管。
在江戶時代身為貴族,又是提供茶葉給朝廷及將軍家的御茶師。甚至升任為御茶師
中最高位階的『御物茶師』,奉幕府之命掌理宇治地區的製茶產業。
宇治橋通這一帶在當時有16家如此格局的『長屋門』建築。目前只有上林家還保存著
,建物大約是宇治大火〈1698年〉之後所築,有三百年以上的歷史。1978年開始作為
展示館,有各種製茶道具與相關文獻。
進門是玄關。
左側是售票處與辦公室。票價200日圓。
從右方脫鞋入館。
製茶用具與圖片。
左邊是往二樓的木製樓梯。
古代製茶時穿的木屐。
把茶葉輾成粉的小石臼。
老茶樹枯枝在『拜見窗』旁。
全為漢字是這張照片的重點。
可見漢唐文化曾經如何影響過日本。
上貢茶葉到將軍家時運送的工具。
運送給諸藩與將軍家的茶葉;包裝運送非常慎重繁複,稱為『御茶壺道中』。
因為與政治關聯頗深,有許多與名人往來的書信,其中包括豐臣秀吉、千利休等
歷史名人,可惜我當時沒注意。^^"
參觀上林紀念館,可以更為理解宇治茶在日本的歷史定位。
紀念館旁邊就是上林春松家的直營店,散發高雅的茶香芬芳。
可惜我們不喝茶,空手而返。
上林紀念館旁的民宅前紫陽花開得特別燦爛!是因為天天有茶香可聞嗎!XD
走到中村藤吉本店前,嚮導去探看狀況與拍照時,有一位日本中年太太來與我說話,
原來是天理教的傳教人員,雖然語言不太通,但還是『聊』得很愉快!
笑容可掬的太太臨別前跟我說「國家雖然不同,人的心都一樣」。
讓我感動的一句話,是宇治之旅的美好尾聲。
回頭再來中村藤吉本店瞧瞧,創業於1854年,房屋建於1890年前後,
非常古樸優美。可說是目前最火紅的宇治茶店。
嚮導前去探勘回報說沒位置要等待!我們就又輕易走過放棄啦!><""
至少看看別致的『拜見窗』吧!這是茶葉批發商的標誌──為了能在穩定的
自然光下審查茶葉的色澤、形狀及茶水的顏色。所以在周圍鋪設平板,上方
設置窗口以利品管作業。〈上林春松家也有此種設施〉
簡潔美麗的JR宇治站,距離中村藤吉本店很近。
弱冷車,就是冷氣沒那麼強的車子,我猜是為了老弱婦孺設想。冷氣太強其實是
浪費資源,弱冷車的概念很好,應該再多設一些。
車廂外貼有優先座席字樣,就是台灣的『博愛座』,位置就在這窗下。不過我觀察
他們禮讓老弱婦孺的意願很低,常常看見年輕人大剌剌坐著,有老弱者出現也不會
讓座。看過抱著幼兒的婦女及年齡大的長者上車,坐在位置上的年輕人或壯年人都
視若無睹!旅遊日本多次,我從未看過有人讓座,真是教人吃驚!
日本人是頗具公民意識,也很節制的民族,但也許生活壓力太大,加上他們的禮節
是根基於『盡量別麻煩到別人』,禮儀趨向表面化。對不肯讓座的人而言,他可能
認為既然要搭公共運輸,就要自己負責吧!不管你是老或弱,無力站著,就不該來
搭乘!以讓坐而言,台灣比日本更為文明友善。
回到JR京都站,順道去逛了站內的京都伊勢丹。
買買買,晚餐也一併買了,帶回飯店房間吃。
嚮導覺得超美味的山椒小魚菜飯。
豆香十足的紅豆飯。
明太子飯糰很棒!剛捏好還是溫熱的。
其實所有飯類,採買時都還是熱騰騰的。
生魚片三點。最左邊的鮪魚中腹堪稱肥腴甘美、入口即化。
黑鯛生魚片。
海膽是北海道產。
這時候要開動了,才發現沒醬油!三盒生食中都沒附!老爺只好跑到附近的便利商店
買了一小罐龜甲萬醬油。我們才能開飯!@@
經此教訓,以後去日本百貨公司買生食一定要檢查有沒附醬油!但我和嚮導都覺得
以後還是在餐館吃吧!省事。
老舖尾張屋〈1465年創業〉的抹茶蕎麥板,又薄又脆,極具特色。
我回家後當早餐,每天一早咬得喀吱喀嚓!好香! ^^
伊勢丹賣場中,尾張屋旁邊即是老舖龜屋陸奧,他家招牌就是味噌麥芽餅松風。
1570年織田信長屢攻不下顯如上人的石山本願寺〈今日的大阪城所在地〉。
當時龜屋陸奧第三代當家為石山本願寺製作了這款容易保存的食物,成為顯如上人
可以力抗織田信長11年的重要兵糧。最後雙方以和解收場。
好有意思的糕點起源,當然要買來嚐嚐!因為是古時口味,相當樸實,也有一點乾。
落落長的這篇就以這一個小故事做為結束吧!
松風官網照
相關閱讀:
上林紀念館 官網:http://www.shunsho.co.jp/ujicya/index.php
京都伊勢丹:http://kyoto.wjr-isetan.co.jp/
本家 尾張屋 官網:http://honke-owariya.co.jp/
龜屋陸奧:http://kameyamutsu.jp/corporate/kameyamutu.html
〈本店 松風調進所 在西本願寺斜對面〉
〈後來豐臣秀吉賜地給顯如上人,建造了西本願寺,石山本願寺原址則建造大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