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日期:2019年1月20日(週日)
年度科博館之旅在年初啟動,搭乘中鹿客運小巴在廣三SOGO附近下車。
在台灣大道二段與館前路交叉路口有一攤日式點心,沒吃早餐的老爺被我慫恿
買了兩三個來嚐。
名為白頭翁的點心是古早味,白色的表皮有點像茯苓糕,口感較為乾鬆,餡料是
紅豆,有一種懷舊之感。綠豆沙甜餅有一點像銅鑼燒,口味多樣,下回若有機會
,我想買芋頭沙與黑芝麻。
科博館前大排長龍的水煎包,老爺已經棄愛!哈哈!
老地方的科博館,常設展早已看膩,現在來訪都是隨意逛逛,或挑特展看。
這回遇上付費展《漫步太陽系》,就走進去瞧瞧吧!
對天文學很陌生無知,因而只是走馬看花,對於這『視覺系』的畫面特別感興趣。
據說是NASA_SDO_高畫質8K太陽影像,不過我觀賞之時已換成4K。
不管是幾K,美國太空總署監測錄下的太陽影像 真是美麗又震撼!
web3.nmns.edu.tw/Exhibits/107/SolarSystem/2018/06/21/sun/
太陽影像畫面置於高臺上,上下坡道兩旁,是四百年來曾經為太陽系的真實面貌奉獻
心力的科學家。現代的三位:朱維特(UCLA)、劉麗杏(麻省理工學院)(師生共同
發現古柏帶),以及麥可‧布朗(加州理工學院,發現鬩神星導致冥王星被除名於太陽系
九大行星外)。
讓我注目的還有展場裡充滿生命省思的題字:身似芥子須臾逝 心懷宇宙天地寬。
寫得太好了!在浩瀚宇宙間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因而對生命抱持更為豁達的態度,
這也是星空、浮雲、四季------等等大自然經常給予我的撫慰。
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介紹區域。
絢麗的空間裝置,讓冷澀孤獨又浪漫的天文學更富想像之美。
策展人是科博館的孫維新館長,佩服科學人的他還保有濃厚人文情懷。
很值得一賞的展覽,可惜目前已結束,早知道應該別發懶,快點發文!@@"
除了漫步太陽系展場,還去溫室走走,旁邊一條生態小步道久違了,彎進去散散步吧。
熱帶雨林區的溫室建物正在維修,在外圍的水池偶遇夜鷺(?),拍到牠振翅的瞬間!
手機的速度趕不上牠獵捕的機敏!瞬間叼到一條肥魚的牠立即飛往高高的樹梢。
在樹梢不停變化姿勢,似乎找不到安心享用大餐的方式!肥魚幾度要滑溜下來了!><
不知夜鷺最後在何處享用大餐?
我們的晚間大餐則是早已擇定科博館附近的莆田。
台灣大道二段這位置從聚、西堤、義塔 開到莆田,王品集團似乎將它作為新餐廳
的展示場!XD
王品引進來自新加坡的莆田,2016、2017、2018連獲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廳的榮譽。
剛來台中台灣大道展店時,我們就曾路過,考慮過!但直到兩年後才找到機會來。><
南洋風的門面?
名人們題字的盤子。
內裝也是南洋風。走道兩側都有木質拉門,區隔出不同的空間,我很喜歡這設計。
之後曾在二月訪莆田大直ATT店,雖是近似的設計,但台中店地方寬敞,感覺更佳。
走道左方是人數較多時的包廂圓桌。
右邊則是四-八人桌。
右方最裡側是兩人桌,綠色植栽處處,微微隱密的氛圍也很迷人。
招待的花生很香很新鮮!
我不用看菜單就點好菜了!畢竟已經『準備』兩年,想吃的菜色早想好了!XD
經典四拼。
水晶豬蹄凍、九轉粉腸、蝦苗嫩紫菜、滷水嫩豆腐。
每一種都很有特色,豬蹄凍乍看像芋頭糕;九轉粉腸層層疊疊看來很費工;蝦苗嫩紫菜
的調味微酸甜,極嫩的紫菜真少見;滷水嫩豆腐的味道我喜歡,但豆腐很像豆皮耶。
水晶豬蹄凍。
莆田滷麵。以豬大骨和雞肉熬煮到白稠的湯汁,濃如羹麵,味道鮮甜。
因為看到格友小J盛讚,我也點了芋香鴨!^_^
鴨皮酥脆,夾層的芋泥鬆綿,好吃!
醬燒海蠣燜豆腐。
牡蠣非常飽滿大顆,味道鮮美,很下飯。豆腐是經典四拼那種。
我跟老爺號稱是小鳥胃,果然吃不完!這道菜有八成都打包,加上芋香鴨
,讓我回家後又品味了好幾頓!@@"
名為辣媽的莆田特調辣椒醬,相當開胃。
將近一個月後,我有機會在大直ATT嚐到其它菜色,百秒黃花魚是清蒸方式,清爽鮮
美。莆田藥膳蝦的湯汁溫熱甘甜。莆田燜豆腐焦香迷人,也是下飯菜。金銀上湯時蔬
的金銀是指鹹蛋黃與皮蛋,用高湯小火煨煮到濃稠,加入快炒的菠菜,堪稱特色鮮明
。星洲肉骨茶的胡椒味濃,湯頭佳,喝來會微微出汗。砂鍋紅糟雞跟台式口味略有出
入,但下飯無誤。以上,口說為憑,沒有照片!@@
莆田屬福州菜,與台菜很像又有些兩樣,價位實惠,值得一嚐。
兩老以美食為本日小遊作結,帶著飽脹的肚皮與滿足的心情,夜風中候車去。^^
相關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