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19年4月11日(週四)晴時多雲
追過鐵道火車;午餐後(2019南東北追櫻:四月雪.真岡 櫻花與油菜花相映的鐵道 )
走到行屋川水邊公園,川畔櫻花初吹雪之美,又是一番驚喜來!雖說更盛大的吹雪,
(弘前櫻花醉:抹茶一服 櫻吹雪 )我們曾見識過多回,但每回巧逢這般季節美景,
還是難掩心頭悸動。
行屋川上的綠色浮萍(?)不知是自然生成 還是人工栽植?
與粉色櫻花對照,別有一番風韻。
川畔栽滿油菜花,這絕對是刻意為之。
小城真岡有心以此美景招徠更多觀光客,以今日的遊客量觀之,目前還在努力中。
油菜花的鮮黃對映吉野櫻的粉白,確實耀眼。
可惜天際飄來烏雲,陽光退場,讓照片失色許多。
偶而藍天小露臉,果然生動耀目些。
右手邊有櫻花掩映的屋頂是般若寺,也是真岡小名勝。
周邊有幾家寺院,但此番為櫻花而來,寺廟巡禮就略過了!
沿著水畔慢慢走。
看得出地方政府有花心思經營。
我居住的小鎮人口規模與真岡接近(真岡將近八萬人,小鎮有八萬多),小鎮也有
一鹿港溪,近年政府編列了巨額整治金,希望砸下大錢後,至少要有這等成績!但
不知為何我有些不樂觀!因為台灣所謂的建設常常是一堆水泥建築或所謂造型藝術
,蓋完就放著不太理會了!真正的環境建設應該有長久經營的思考,水畔的整治更
應該搭配自然的植栽花草,這樣難度當然提高不少,因為後續的照顧管理才是重點
。以很多政治人物的短視近利,我很懷疑能有這般思考嗎?
可以媲美這般景觀的溪流整治會在小鎮實現嗎?
或許我該到櫻花後方的般若寺祈禱看看!XD
天色持續陰霾,但眼中美景不失色,有點失色的是照片。@@"
城山橋的櫻花雕刻呼應了此地勝景。
夏初,周邊會栽種紫陽花。總之,循著節氣種當令花卉,算是日本人的雅好。
他們特別偏愛的花朵依我的觀察是:櫻花、杜鵑花、紫陽花、紫藤、菊花。
川畔的櫻花祭典在平日很蕭條。
照片右方藍白的帳棚即是祭典的攤位。
還是賞花吧!我很怕逛寂寥的攤位,總想為店家貢獻點生意,但商品或食物
往往非我所喜,這樣會在心情上有些矛盾!為了不為難,就跳過囉!
繞過攤商,爬上枝垂櫻步道。
俯望川畔櫻花如許盛美。
下步道後小歇之時,遇到一位揹重裝備來攝影的當地伯伯。
他告訴我真岡前一夜也有下雪,只是非常少------。
哇!連北關東都下雪了!幸好雪量微小,否則我們就要傷腦筋了!^^"
老爺繼續拍不停,我則坐在公園裡的假山流水前(咦!沒拍照)休息。
行屋川慢慢走一回,回程決定去真岡站搭公車到宇都宮,由宇都宮再搭新幹線
回仙台。豈料在真岡站前的馬路 駅前通 找巴士候車處時發現由網路找來的候車
地點的站牌標示有些含糊。於是往車站前進,毫無頭緒之下進入車站外的派出所
詢問,派出所內的警察很親切地畫了地圖給我們。
真岡站的建築是以蒸汽火車為發想。
車站派出所的警員指點的候車處不是我們原先由網路尋來的。循著警察給的地圖
再度往回走,準備右轉城山公園通(往前一點就是有真岡藩陣屋跡的城山公園)
,又問了一位老太太,她的說法跟警察的指點一樣,但疑心病甚重的旅人在城山
公園通的站牌等候時,三度詢問一位輕熟女!她很猶豫,無法給予肯定答覆!!
沒有多久,一位中學生騎著單車而來,又被我們攔截了!年輕人嘗試以英文回答
,一番艱難溝通後,我們比較安心了!因為不管是日語或英語,他都肯定是這個
站牌沒錯!
等待了約十來分,搭上一小時一班的東野巴士(寫文找資料時發現東野巴士在
2018年10月已經與關東自動車合併,或許這是網路資訊與現實不符的原因)。
司機是一位很酷的女駕駛。
這是地區巴士(路線巴士),難免旅客上上下下,偶而也繞一下,經過宇都宮大學
工學部後,還特別繞進大型購物商場(Bell Mall、 Ito Yokado)載客,再繞出來
前往車站,途經滿開的櫻花道,如彩雲似粉霞,讓我們硬著頭皮也要由車上拍。
巴士繞進繞出,所以夾道櫻花可以賞兩回,雖說天陰陰 還是讓人心欣喜。^_^
順道欣賞了些許宇都宮市景,也是搭路線巴士的樂趣之一。
抵達宇都宮站後,決定在宇都宮站旁的餃子青源吃個午後點心。
餃子青源(味噌と餃子の青源)在宇都宮站西口,入口位於一個小超市內。
店內有一個保溫櫃,放著可以外帶的煎餃(焼餃子)。也有販賣冷凍水餃。
原本是有390年歷史的味噌老店,另闢商場賣餃子,滋味會是如何?
離晚餐時間還很久,店內客人少。
隨著時間流逝(老爺是超慢食者 @@),客人逐漸湧入。
有外帶,也有女客單獨來吃一盤煎餃喝杯啤酒的,可見青源還頗受當地人青睞。
名人簽名看不懂!@@
後來才發現照片中人是栃木県出身的諧星二人組U字工事(ゆーじこうじ)以及
女丑椿鬼奴、大久保佳代子等人。U字工事是家鄉的觀光大使 代言人。
我點水餃(青源水餃子),一碗五顆,味噌口味的湯頭上撒點蔥花與豆芽。
老爺點青蔥味噌煎餃( ネギ味噌焼餃子),滿滿的蔥珠下是紅辣椒粉與自家製味噌醬汁
,這道可以說是青源的招牌。
宇都宮是餃子之城,光是車站周邊的餃子店就數不清了!我們只吃這家當代表,沒有多嚐
。畢竟餃子是源自中華的美食,我不認為日本餃能超越!何況老爸來自北方,我打小就吃
他自家製的飽滿美味餃長大,養成對餃子很挑剔的味蕾,所以路過宇都宮吃過餃子,也就
夠了,不會入迷。
吃餃子只是順道,本日重點還是櫻花呀!^^
我拍的手機版當然還是要亮相一下!↓↓↓
相關網誌:
宇都宮餃子会 官網(味噌と餃子の青源 頁) :
http://www.gyozakai.com/tenpo/tenpo.php?id=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