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她時,她一逕微笑著,我也不覺有什麼異樣,還她以微笑。
初來東部任新職的我暫居同學F家。她是F妹妹的同學,妹妹去了
美國,她遂『轉移目標』改找F傾吐談天。那個週末下午,大家聊了起
來,言語中,我漸漸聽出端倪。她病了,醫生診斷是『青春期精神分裂
症』。爽朗的F毫不避諱地詢問她最近的病況,她也很坦然地細細描述。
發病時,會把所有的東西都丟入馬桶。有時是怕水,曾經一個多月
不肯洗澡。也會自殺,試過兩三次,都被救了回來……。
她慢聲輕訴,唇邊含笑。對於從十八歲開始折磨了她四年的精神病
;彷彿沒什麼恨意。唯一令她掛意的是自己一直發胖,比起病前整整胖
了二十公斤。
「妳不知道我以前有多苗條,現在卻胖成這樣!」她撫著豐腴的臉
頰發愁道。
即使病了,她還是擁有和一般少女相同的心思。我和F都勸她要少吃
多運動,不忍心告訴她發胖是藥物的影響。畢竟,在藥物的控制下,她
的病情穩定了。
她走後,F告訴我女孩離奇的身世。她是母親婚外情下出生的小孩,
生父和養父彼此是好友,養父知道實情後原諒了妻子,接納了小孩,把她
撫養長大,幾乎是視如己出。一直被隱瞞著的她長成後還是發現了真相。
照她自己的說法是;骨肉至親,憑直覺她就能感受到誰是父親。沒多久,
她就發病了。
是虔誠基督徒的F認為;這是母親的罪轉嫁到兒女身上所致。
「所以她母親為了減輕自己的心靈負擔,只好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她發病前沒多久開始由我妹妹領著來教會。她母親順理成章地就咬定自己
女兒的病全是信教給害的。」F宛如心理學家般繼續說道:「不這樣想,她
母親大約就無法逃避對自己良心的苛責吧!」
我怔怔聽著,想起女孩站在窗前苦惱地說:「我總是坐不住,定不下來
。」
除了藥物的影響外,難道還源於她下意識中對自己身世的不安。她背光
的臉上覆著陰影,窗外是那麼蔚藍明亮的天空,而她的青春卻如此灰黯不明
。那是怎樣一個先歲月而老的青春啊!我惘然地想著,F的聲音在耳邊流盪
:「她曾經愛上她的主治大夫,把自己厚厚的一本日記拿給醫師看……。」
她無明的青春裡唯一沒有沉寂黑暗的是那顆赤子心,甚至由於病苦的隔
絕,使得她的心比一般人更純真無矯。我想起她的笑,是多麼純美!
告訴了F這個想法。
「也許吧!但是,」F說:「Charming Smile,那是這類青春期精神分裂
症的徵候之一。」
刊於1990年12月3日民眾日報
1992年8月15日的台東山嶺上遍野都是小小的金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