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的京都賞楓有好幾個選項,行前思量要去哪裡好呢?
為了某個因素我決定去山科的毘沙門堂。
我們住宿的飯店 the b 京都三條(the b Kyoto Sanjo)旁就有地下鐵東西線
可搭。
來到山科站,天氣陰霾欲雨,站前有株當時沒多關注的枝垂櫻。
這是我們初次到山科站,有一些新奇興奮,但也夾雜著對天候的一絲憂心—
會下雨嗎?然後為了上個廁所四處探尋,遍尋不著沒辦法,只好去星巴克借用!^^"
地下鐵山科站與JR山科站算是共構,附近還有京阪山科站,因而周邊尚稱小繁華。
我還蠻喜歡山科站前的感覺,有一種小鎮情調。
毘沙門堂離山科站約1.2公里,走路20分鐘可達。
車站附近有很明顯的指標,指點方向。
門前大石碑是十七世紀後期 後西天皇 行幸時所砌,雖說賜予門跡勅號是皇室慣例,
但也飽含一位父親的慈愛之心。
勅使門參道。
毘沙門堂源起703年上京區的出雲寺,歷經戰亂波折,1665年在山科安朱之地重建。
因為後西天皇的皇子 公弁法親王 曾入寺為主持,所以寺名下有門跡二字。
門跡寺院即是指皇族曾入寺修行的寺院。毘沙門堂與妙法寺、青蓮院、曼殊院、三千院
合稱『天台宗五門跡』,又名『京都五箇室門跡』。
2016年楓紅提前,加之前日有雨,毘沙門堂的楓葉已凋落許多。
跟往年楓色如紅雲層疊的盛景相較,不免有晚秋蕭瑟之嘆。
唯有紅顏不老,美人常在。^_^
爬上仁王門前,先來個打氣照!XD
往下看還蠻陡峭耶!我非要來個中途照!@@"
階梯上來即是 表門。
本堂。供奉本尊是京都七福神之一的毘沙門天。
當時不知為何(嫌脫鞋麻煩?不想花500日圓門票?)沒有進本堂參拜。
我倒是趁隙買了兩個夢御守。^_<
守護美夢的御守?形、意皆美,忍不住貪心買兩個!
沒有進本堂,就賞不到晚翠園,一時失察,只能外圍看看。
這裡是本堂右側的小園子,循著石板地,前方一隅有楓華。
高台弁財天,這也是七福神之一。
昨夜雨,今晨亦雨?楓葉猶濕潤。
小小園景也流連許久呢!
由石燈籠的孔洞窺看。
這是老爺愛用的角度!樂拍不疲!
此景可算老狗新把戲?
宸殿。
原本是後西天皇的舊殿,皇子公弁親王來此出家,天皇在1686年贈與此殿,
1693年移築完成。除了妙法寺,京都五箇室門跡都已參訪過,可說是因緣湊巧
。青蓮院古韻幽深,曼殊院細緻優美,三千院大器悠然,而毘沙門堂讓我印象
最深的卻是數百年前父子情深的印記!
最愛的南天竹,是否會笑我浮想翩翩,寄託太多自以為------!
靈殿在宸殿旁。原在京都御所,1563年所建。
也是由後西天皇處(看吧!父子情深)拝領移築。
殿前一棵大枝垂,名為般若櫻,春來開花,想必甚為華美。
未來的毘沙門堂之春大約無緣,借個官網圖欣賞。
秋雨終究飄灑而下,我就近到宸殿簷廊下躲雨。老爺撐傘自瀟然,拍照去。
落單的我買了夢御守,坐在夢之前,也是一趣!且靜靜看雨 心寧和。
順著這條蜿蜒坡道走,老爺拍下雨中的毘沙門堂。
楓葉掩映後的屋宇是停車場旁的休憩處。
可惜直到我們要離開了,它才開始準備營業,要不微雨中喝杯茶賞楓景,多愜意。
勅使門。
微雨行。
高處俯瞰勅使門參道。
雨停之時老爺回到宸殿與我會合。
宸殿旁的南天竹沾上雨珠更可愛,我在旁邊玩賞已久,請老爺拍下當紀念。
葉上滾珠,不沾不離。
這境界很好,關於夫妻之間,甚或父母兒女------。
準備離開往隨心院時,陽光露臉了!
【你的思想、情感與期望就像是活生生的筆觸在你生命的風景中用來畫出自己的角落】
—《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
感謝大自然的恩賜,置身其間 玩賞讚嘆受惠,也莫忘自身是其中一份子!
我們所思所感所言所行,都會影響塑造它的呈現。 ^_^
版主不定期絮語:
最近正巧看完賽斯書(個人與群體事件的本質),連綿不斷的佳句很難摘錄。
書本終章也為下一本的《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做鋪陳。我且摘錄兩句當記錄:
【是夢的本質使你們與其他族類如此不同】、【---它幾乎就像是兩個實相之間
的門檻---由無形實相裏汲取你正需要的創造性成分】。
這裡的夢指的正是我們睡眠時所做的夢,依賽斯之說,我們從夢中學習與創造,
人類的文明與創造有許多是由夢境驅動(譬如語言)。
換言之,夢,是另一個實相所在!
我在毘沙門堂所買的兩個夢御守,所指之夢應該是我們所謂的『夢想』!
不過仔細吟味賽斯所言,夢想與夢境其實是一體兩面。我們的夢想或許正是從
夢鄉中浮現到生活裏!
古人在下意識裡明白這微妙的關聯,因而有夢字;有夢境夢鄉夢想---等詞語。
不管睡覺或清醒都常作著旅行夢的我,在因為育兒而不出國多年後,終於頻頻
去旅行,說不定也是夢境在現實裡浮顯成形的緣故!XD
以上,天外飛來之筆,說不定也是我昨夜夢中所構思!XDDD
相關閱讀(天台宗五門跡):
毘沙門堂 官網:http://bishamon.or.j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