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日期:2019年4月14日(週日)晴
天氣晴美的這一日,我們再訪白石川堤一目千本櫻。
與前兩天幾乎完全一模一樣的行程,先到櫻花步道橋拍個經典照。
同樣景點,考驗拍攝者的構圖創意。
這張我就按個讚吧! XD
櫻花依然滿開中!跟兩天前相較毫不遜色!
藍天為底,陽光打燈,只是這棵大櫻花就迷得我眼冒心心!
這等美姿不多貼幾張怎行!
即使是相同的一段路,相同的景物,走來依然雀躍喜悅。
美麗的0.5公里地標(距船岡站0.5公里),櫻花簇擁何等風光!
今日追火車的熱度只有37.5度!微發燒,出手澆涼水的人就是我!^^"
因為我要拍獨照也老是被潑冷水呀 !
這回賞櫻幾乎是日日晴,但是拍獨照反而容易背光或者臉上花影搖。
每次陽光下櫻花樹旁拍照,老爺經常說我的臉黑白相映像熊貓!
速速來到千櫻橋。
時光倒流,時間凝凍,恍若4月12日重又來臨!XD
由千櫻橋引道爬上船岡城址公園,一折又一折的山徑,氣喘吁吁,快轉閃過。
船岡城址公園上欣賞一目千本櫻。
想必大家都沒發現外型樸拙的東北本線正通過。@@
高聳的樅樹惹人注目,原來名作家山本周五郎曾書寫小說《樅ノ木は残った》,
為出生於船岡城的仙台藩重臣原田甲斐的悲劇人生翻案。NHK在1970年改編小說
為同名大河劇,轟動一時。因而柴田町在此歷史舞台的樅木下立文學碑紀念。
1970年之後不同的電視台還幾次拍成劇集,最近的一次是朝日電視台在2010年
所拍攝,由田村正和主演。數度映象化的原因除了原作是名著外,也因為歷史翻案
深具戲劇張力,而原田家最後男丁皆被處死,從此斷絕香火,慘烈遭遇令人同情!
名作家山本周五郎將自己的人格投射在主角身上。孤高的樅木是主角喜愛的樹種
,也是他個性的象徵。
日本有以山本周五郎為名的文學獎,除了紀念作家的文學成就外,也鼓勵了從事
大眾文學的創作者。至1988年開辦至今,得獎者可獲100萬日圓及紀念品,當然
文學聲譽的竄升才是最大獎勵。
欣賞完千本櫻遠景與高挺的樅木,接下來在公園內四處遛達。
枝垂櫻已開始綻放,粉嫩嬌麗美極了。
來到船岡城址公園的重頭戲原本是要搭這單軌車(スロープカー)上船岡山頂。
無奈週日遊人多,要等候40分以上,我們決定放棄搭車,只拍拍櫻花擁繞的可愛
車身。其實全長才305公尺,車程4分鐘,來回車費500日圓,單程250日圓。
櫻花海頂上露出一咪咪的白色雕像是守護柴田町的平和觀音。
看著漸行漸遠的小綠車有點小遺憾啊!明明都來到現場了!
我們回到公園內的觀光物產交流館(さくらの里)吃個花見便當。
買個老爺最愛的艾草麻糬。
在艾草麻糬環繞中的甜糕,有一點像年糕,中間點綴的是鹽漬櫻花,很有特色。
我在さくらの里(櫻花之鄉)等候時,老爺在公園境內四處拍來的景致。▲▼
上下山的路途大致如此,走來小費力。
喜歡這一張的感覺,蹲下來凝視,水仙的視角—世界是另一番模樣。
人潮洶湧的船岡城址公園內,專注於櫻花,完全不覺得繁雜。
沒有搭單軌車上山,還是覺得可惜,再來探看一次,結果隊伍更長了!@@
羨慕擠得如沙丁魚般的車廂內遊客?
總之就是拍不停,其實車程短,常常碰到車子出發與返回。
曾經考慮步行上山,畢竟船岡城早在1200年就是芝田次郎的居城,幾番流轉
在1671年的伊達騷動中,原田甲斐(宗輔)一族斷絕。1681年柴田宗意拜領
為500石的居城,柴田町的名稱應該是由此而來吧!?
雖然城已不存,但上山路途好美喔!我躑躅流連,終究沒上山。
希望來日有機會再訪船岡城址公園,那時必定要搭單軌電車上山頂。
山頂有家天空咖啡喔!俯瞰風光大不同,還有車廂內的視野也是另一種樂趣,
這些想像與期盼是下次再訪的驅力!
下山時俯瞰柴田千櫻橋。
我很努力地爬到這麼高來了!或許還可以更努力?!^_<
旅行的意念對我而言是一種能量的展現吧!就像賽斯書中說的:
《一個意念本身包含了一個能量》------。—《早期課2》Page 450
本篇小文的最後就來分享幾句賽斯的智慧吧! ^_<
《當強烈專注於任何一項活動時,會暫時失去,或彷彿失去自我認同,因為活動與人格合而為一》
—《早期課2》 Page 471。
《 把你的情感能量引到你想要的任何行動模式上,是你的特權。-----遇到困難,
要去探索並發掘你現在的預期到底是什麼。不是你的欲望,而是你的預期,因為
你只會在物質上建構出你相信是你有能力建構的那個環境。------預期形成能力;
如果預期比較高,能力也會成長茁壯。》—《早期課2》Page 451
相關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