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3、29日(週四、週六)
四月中旬為了修鞋子,請老爺載我去和美的醫鞋院一趟。
我因為腳疾,鞋子左腳需墊高,而主力的右腳鞋子則很容易磨損。
醫鞋院吳師傅純熟的墊鞋修鞋功夫,是我有相關需求時的唯一首選。
既到了鄰鎮就順道前往附近的國定古蹟道東書院逛逛。
道東書院外的金露花開得美,還有金黃果實探頭。
心情頗佳,我也露臉拍一張。 ^_<
山門。
和美道東書院由地方仕紳倡議興建並獻地,於1857年興建,隔年落成。之後因為祝融
肆虐而荒蕪傾頹,之後還被日本憲兵駐屯、居民占用,戰後省立彰化中學和美分校(
如今的和美高中)也曾借用-------。分別在1888年及1920年、1985年、2003年陸續
重修。中間多少故事與爭議,我就略過不表了,總之值得被保存下來的老建築難免生涯
滄桑曲折,每一間似乎都不同,但其實也很相似------。
外埕。
一入山門我就覺得跟小鎮的文武廟好像!
畢竟是年代相近起建的,而且都有書院建築。
且祝融肆虐、軍隊駐紮、居民占用、重修不斷、修復爭議等等都一樣。
坐北朝南略偏西的書院,是兩進兩廂的四合院建築。
門廳正面沒開,得從旁邊小門出入。
西邊山牆下的惜字亭,鹿港文武廟也有。
外埕的泮池。
維基對泮池的介紹:
《是中國古代修建的一種水池的名稱,一般呈半圓形,功用為具有給狗狗喝、調節
氣溫及風水的象徵意義;上架拱橋正式名稱為泮橋。泮池意即「泮宮之池」,根據
周禮,天子太學中央的學宮稱「辟雍」,四周環水;諸侯之學,只可南面泮水故稱
「泮宮」。因孔子在後世受封文宣王,因此以泮池為規制,修建於孔廟大成門外。
在古代,凡是新入官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泮」的入學儀式。》
道東書院的泮池沒有圍欄,給狗狗喝水很方便,但若是幼兒在此走動,似乎有點危險!XD
其實我對泮池的認知起於小鎮的文武廟(含文開書院、文昌祠、武廟,也有一設圍欄的
泮池)。記得有一種說法是詩經泮水篇有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芹-----」,因而,古
人應試及第,需至文昌祠祭祀,循古禮於泮池邊摘取芹葉,插於帽緣,而考取秀才功名
者,又稱「入泮」。
兩種「入泮」條件不同,但都與求取功名有關。@@"
外埕有一棵大樹,仔細一看是棵蓮霧樹,樹下休息很愉快。
樹很高,勉強拍來的枝上蓮霧小果。
據說是野生品種,很酸,難怪都沒人摘!XD
滿地落果掃成一堆。
中埕與正殿(正廳)。
正殿兩旁的廂房應是昔日講堂。兩邊的月洞門內據說是以前山長(書院院長)的居所。
正殿主祀南宋理學大家朱熹,所以道東書院又稱為朱子祠。
月洞門內看往門廳。
比起肅穆的正殿,我更喜歡建築外圍的大樹群。
沿著走道繞往後方時,聞到陣陣隱約香氣,老爺探望一番說那是芒果樹開花的香味!
書院內至少有十餘株芒果樹,都又高又大,小小的芒果花正盛開,連成一氣
如煙黃淡霧,手機近拍還是看不清啊!
喜歡後方這片大樹庭園,在此盤桓最久。
紅磚外牆內應該就是廂房。
喜歡的地方就要拍照呀!
晚餐跑到老爺不知何年何月就聽說過的黑貓餐廳,現在改稱為新黑貓!
應該是新裝潢吧?我完全不曉得和美有此餐廳。
老爺說建築外表像公所之類的----!##
看來是以婚宴及宴席為主客群!
來得太早,沒有吃客,員工還在吃晚飯。
我們就坐最靠前的一大圓桌。剛開始就我與老爺兩人,很冷清。
炒海瓜子。
調味不錯,但海瓜子有點瘦,而且好幾顆都含黑沙一坨 !><
麻油松阪豬下面墊著麵線與菇類,麻油香不是很明顯。
海鮮羹很大一鍋,味道極淡,幸好附有紅醋,加上一點 就有滋味多了。
海鮮主要是花枝與小蝦數隻,主力是羹湯中有一大團肉!肉團味道挺好。
兩個小鳥胃吃這一桌,當然沒吃完(因為還叫了白飯),早有預備,拿出提鍋,
八成海鮮羹與一半的松阪豬都打包帶走。回家放到冷凍庫,又能吃好幾回! ^^"
這大約是我吃過調味最輕淡的餐廳,優點是價格實惠,場地也不錯。
十餘天後,去高雄渡假前, 來和美取鞋,順道再來書院散散步,
芒果花已謝,蓮霧果子也幾乎不見蹤影了。
順便來另一家中華美饌嚐嚐。
臨著大街(道周路)有大面窗,來和美時 常經過,因而有點好奇(從外頭看不見裏頭)。
這回踏入餐廳,清爽簡潔挺不錯啊!
餐廳後面連接通道 另一側的小院子,可以推門而出,通風良好。
五更腸旺,中規中矩,基本及格。
鐵板鮮蚵。蚵仔給的多,我們喜歡的蔥薑蒜還有洋蔥也很多!^^
還有一道蝦仁滑蛋,不夠嫩滑又太鹹。
但總體還不錯,價位則比新黑貓略高。
同場加映:鹿港文武廟
二月中下旬身心狀況較不佳時,一日想著去曬曬太陽散散步,調節一下“自律神經”。😅
於是來我家“前院”的文武廟。
是不是跟和美的道東書院有些像,當然文武廟的規模大上許多,是大戶人家。^_<
隨意散步隨便拍。一列三建築中,我最喜愛文開書院。
近年重修時的彩繪,慢慢也像舊時物了------。
文開書院後進,寧謐的氛圍宛若有結界 !XD
穿過廂房跨越到後面庭園蹓蹓,煙火樹還開著呢!
從蓬萊第一泉的月洞門再穿出來,總之就是隨意漫步。
那時,元宵的燈飾還沒撤。
我被這些燈飾迷惑,還以為是某種花?還是麥穗呢?研究半天啊!@@"
近拍才知是燈飾!!^^"
小猴兒都會笑我遲鈍吧!^^"
當時由圍牆邊走過的表哥開心地跟我招呼。表哥夫婦幾乎每週都由新竹來往小鎮
共四回,義務看顧老屋,出錢又出力。這樣的付出與毅力,讓我佩服。
相關網誌:
(重溫一遍,才發現文武廟又變了!2016年時真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