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台南公園,以國華街的當歸鴨麵線補充熱量後,立即前往
林百貨。忠義路與中正路交接處的這家老建築有82年的歷史,開
幕於日治時期的1932年,坐落在昔時台南的銀座:末廣町‧‧‧‧‧‧
我莫名地想起小鎮裡的外婆家,三連棟的巴洛克洋風樓房,也已經
矗立82年以上。但除了中間棟表哥家還在使用,勉強撐持著。左右
兩房久無人居,已荒煙蔓草,樹糾鼠竄,淪為廢屋。
童年記憶中有陽光如蜜、星辰如夢的洋樓已頹圮殘破。
這張照片是前年夏天表弟拍的。
林百貨也曾落入窘境,這時唯有公部門介入才有解。去年夏天整修完畢
準備交給民間經營,但至今只聞樓梯響,我們來時門扉緊掩,無法參觀。
樓宇上的紙人立牌其實很無謂,幾乎可以說破壞畫面。
想進一步了解林百貨的滄桑史?請移步這裡:
徘徊不去的旅人發現對過有另一棟老建築。
我不懂建築也不是醉心老屋,只是無法擺脫歷史幽魂縈繞的幻夢。
與林百貨幾乎是同一時期的建築,日治時期的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現在的土銀。和台北襄陽路的土銀相像得宛如孿生。
於是乎懷著歷史迷夢的旅人再度奔馳於路途尋找鶯料理─
另一棟獲得新生的老建築。
在迷惘的路途上偶遇黃花風鈴木。
花季近尾聲,一朵朵熟艷的花兒撲翅撲翅,乾乾脆脆旋轉直落。
難忘行經這條黃花風鈴路時溫暖的風日撫觸。
就在忠義國小附近。
偶遇再偶遇,一家有鳥鳴啾啾的舊書店緩下我們的迷途焦慮。
他們是五六十年的老字號了,就在忠義路上。
言情、歷史、名著、烹飪、旅行、電影‧‧‧只要耐心翻找,必有所獲。
我找到侯麥的《六個非道德故事》!
其實應該說它出現在我眼前,勾起少時電影夢。
穿街過巷找到的鶯料理。門戶洞敞歡迎人,直到夜晚九點。
忠義路84巷有阿霞飯店、台南天壇,一踏入其間的時光倒流之感
也許源於我的錯覺。可是這扇門對面的傾斜小屋阿珠理髮廳還是
讓我恍如回到兒時的年代。若非男主人糾結著臉老蹲在窄隘的兩
階土梯上,真想拍下這家店。
一入大門先奔主屋,回首一看,慢活爺還在拍照!
榕樹後方是隔鄰的十八角樓,以前的台南測候所,又一個
百年建築,但參觀時辰已過,且留待下回!
下面這個連結是提醒我自己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5%8F%B0%E5%8D%97%E6%B8%AC%E5%80%99%E6%89%80
鶯料理曾是日治時期的高級料亭,現在修復的面積僅是全盛時期
的三分之一。但它還是一棟幸福的建築 。曾經,它的毀壞程度更甚
外婆家,有圖為證看這裡:http://hares.tw/archives/2013
維基的介紹: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6%AF%E6%96%99%E7%90%86
修復的部分應是主人天野家居住的後棟。
有迴廊小庭,也展示著昔時用品家具。
保存得較為完整的中棟是廚房與包廂。
隱約的影子是人形立牌!遙憶昔日鼎盛風華?
如果夜間全面點燈後,瀰漫的氛圍更引人。
約建於1928年的表棟是二樓建築,如今只餘地基。
離開鶯料理,穿過84巷來到公園路,向晚的天光隱泛昔年光澤,
是我的旅人遐想嗎?公園路上微風吹起,對街的太平境基督教會
也有許多前人的故事流傳吧!
異地街景既陌生又熟悉地呼喚著,這是最令旅人我心動的一刻!
而旅行書寫的驅力也來自這一瞥後的動心起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