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早晨首訪一乘寺的詩仙堂,還沒拍上幾張,遇上一團台灣鄉親也來訪,
帶團的初老男子一身白衫白褲,門首一站 滔滔介紹起詩仙堂,空景時機就此流失!
攝手因而絮絮叨唸,覺得男子好礙眼!若是優雅白衣女,攝手想必連伊人一起入鏡
,可惜是老男人,雖全身素白唐衫,還是無法入攝手眼,一張也沒拍!
山門之後是參道,稱為小有洞!
詩仙堂是由石川丈山(1583-1672)在1641年所建。也是他晚年隱居之所。
石川丈山原本是德川家康的家臣,後來捨棄了武士之職,鑽研學問,曾在廣島
擔任教師。59歲時離開廣島 來到京都。
漢詩專家的石川丈山將三十六位中國古代詩人的畫像掛在主屋,稱為『詩仙の間』
,因而有詩仙堂之名。
詩仙堂自1716年開始以真言宗僧侶為主持,自此以後由僧侶繼承詩仙堂的所有權
成為慣例。目前詩仙堂為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的分寺!讓我有些驚訝!多年前曾在
盛夏參訪占地遼闊,戒律嚴明的永平寺,印象極深。
沿著竹林與緩緩的石坡道,來到內門的老梅關 。
嘯月樓有造型奇妙的雲形の窓。
回首老梅觀與禪寺常見的白砂庭。
室內無法拍照,偷偷窺一隅!
詩仙の間庭園景。
綠色的圓樹叢是杜鵑。晚春時節 詩仙堂的杜鵑花美景也頗為著名。
雖是清早,遊人已蜂擁而至!
等待空景之餘,拍拍其他攝手也挺有戲!^_<
老大爺攝手捕捉了許多同好影,但我只取一張!
許多年前就聽聞詩仙堂盛名,網上也看過許多介紹文與圖。
遲遲未拜訪不知是何緣故!深心中隱隱覺得不用急著去詩仙堂!是近鄉情怯?XD
還是存有疑慮------!XDDD
獨對詩仙堂的莫名心緒究竟因何而來?
奇妙的角度 我喜歡。
有時是不是也該跳脫四平八穩的作風呢?
在攝手再度施展密不透風攝影角之際,我靜靜坐在詩仙之間,面對庭園賞一季楓紅。
我曾半笑半嘆跟攝手說『若以照片數量論愛戀,你對詩仙堂超有愛啊』!攝手一副
不以為然狀。嚇,此人拍完就不理,哪有啥情深深意綿綿之事! XD
景致太美,閒坐有理。空景難得,狂拍無罪!XD
終於起身 想走入庭園,必須繞過有柿子低垂的小徑。^^
不論何時看到柿子,我總是很歡喜!
這棟建物應是躍淵軒。
嘯月樓。
詩仙堂的建築都是一派清雅簡樸,嘯月樓更是古意盎然。
走往百花塢。
杜鵑綠叢偎著紅葉眠,春來花開惹得青楓羨!
嘯月樓前百花塢。
詩仙堂原名凹凸窠,就是因這高高低低的地形?
百花塢才是詩仙堂讓我驚奇的開始,在此徘徊良久!似熟悉又新鮮------!
而秋日果實之美,勾得果實控的我不拍紅葉拍萬兩。
宛如晶瑩紅寶石的萬兩,我彎腰曲背拍好久!^^""
詩仙堂古來有所謂的『凹凸窠十景』。
細數從小有洞到百花塢,我們注意到的只有六景!@@"
這一張的構圖 因為微妙遠近視差 好似趣味小人國!
殘月軒前的金黃楓葉與秋芒。
準備離去的路途依然驚喜連連,邊賞邊讚,好一個詩仙堂!
在邊邊角角的僧都(鹿威) 據說是從石川丈山時代使用至今的裝置!
無法理清的心緒暫且擱下,記憶中的詩仙堂優美雅致是當然。
最是吟味低迴處是那難以言喻又讓人心安的透明感!
百轉千迴拍不盡,千迴百轉說不清!
唯有詩仙堂。
來日詩仙堂,躑躅花開時?
可以順遊的洛北紅葉景點:
詩仙堂 官網:http://www.kyoto-shisend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