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期:2019年11月20日(週三)雨後晴時多雲
還在有清園轉悠呢!@@"
弁天池秋意盎然,紅葉飄盪。
旁邊是重要文化財的往生極樂院,供俸國寶阿彌陀三尊。
要脫鞋我就懶了,只在階梯中仰頭觀賞,合掌。
樹隙間的往生極樂院與綠茵地上的地藏石雕都匆匆掠過!因為是二訪了。
而且若要賞碧翠美景與童顏地藏(わらべ地蔵),我更愛初夏時的紫陽花季。
朱雀門。
就在童顏地藏對面,走過此地上階梯,即是紫陽花苑。
紫陽花苑前的女神弁財天。
祂是京都七福神之一。
秋葉如簾,更添女神丰姿。
紫陽花當然不會秋季開,昔年細細流連處,今朝速速穿過。
我因而有餘力走到園子最西側。
2015年初夏老爺獨自賞的阿弥陀石仏(売炭翁石仏),我也有緣拝觀了!^^
鎌倉時代距今已七、八百年,風雨磨蝕 存留至今 不容易。
再往北還有與弁慶相關的遺跡,以及觀音堂。
觀音堂、慈眼庭、金色不動堂,這回都不再重履。
我只停駐於於律川畔,靜靜賞景。
對面橋上的東南亞青春女子們一路樂拍不停歇,地藏群們眼瞇瞇 笑看。
律川水淙淙,雖只隔20餘日,早成回憶!小鎮冬暖,大原已然徹骨寒?
回到有清園。
朱雀門旁有一西方門,是順路出口。
幾棵楓樹風華茂,導致西方門常雍塞!^_<
老爺迷上圓融房與楓紅相映景,獵影不休。
壁上菊花紋,昂然訴說與皇室淵源。
我在旁邊的小徑等待徘徊,金黃楓彩更讓人迷眩。
趁著老爺拍攝忙,我還順覽販賣處(可惜沒斬獲)與圓融藏的寶物收藏。
還在拍!我也只好跟著拍!XD
出大門前的路旁有專人奉上免費的紫蘇熱茶飲!
恍如昨日!2015年的紫陽花季也曾路過錯過!
如今我還是害羞,不好意思去喝一杯!^^"
午後的參道楓情,比起境內,毫不遜色呢!
美景黏人腳步,我在附近再度上演等待劇碼—很難說這是喜劇還是無聊劇!XD
回程路途偶見爆開的南天竹,果實控的我驚喜無比。
嬌俏的和服倩影 讓山道與南天竹之美更生動。
這一路有不少店家小攤,我們買了艾草餅、鲭壽司、糖漬柚子皮。
在公車處搭上19號公車,山光水色來到八瀨,老爺好想下車啊!
低聲跟我討論 下車可好,去追賞八瀨小徑夕照秋楓景------。
我搖頭如博浪鼓:不要,不要!如果要下 自己下去,飯店會合就好。
老爺窺看天色,想想八瀨小徑應無夕陽光照耀,只好放棄。
巴士終點站國際會館到,換乘地下鐵烏丸線,在烏丸御池站下車。
走至寺町通小蔬果店買了柿干與蜜柑。我的手機還差點遺失在門口!@@""
投宿的飯店在二條與三條間,來四條河原町就為了吃坂之上的牛舌餐。
第三次到訪,照片奇少,有興趣可以看以前較詳細的紀錄:
上菜!
老爺這道牛蔥鹽定食(牛たんバラ焼き定食),價廉調味美,洋蔥很甘甜,
可惜肉薄筋又多!
來坂之上怎能不吃烤牛舌啊!傻瓜!被分食好幾片。><
感覺坂之上生意漸興盛,還備有中文菜單。
牛舌依然美味,旁邊附的醃菜爽脆有辛香,唯有味噌口味的醃菜依然鹹翻天。
右上角的山藥泥略為調味過,淋在麥飯上也不錯。
看看這色澤與熟度!肉汁噴香甘甜,太好吃了。
被分食三片害我吃得不過癮!奉勸大家別分食,自個點,最好點四枚八切才盡興。
飯後準備搭地下鐵回飯店,無意間路過市役所下方的地下街 ZEST(ゼスト)御池。
這裡是天冷天熱天雨天雪都適合消磨時間之地。很高興發現這地方!
於是被分食一半烤牛舌的我不記仇!開心與老爺說笑,旅行會讓人心胸寬?
相關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