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招提寺南大門。
奈良定點遊,我比較堅持要拜訪的是唐招提寺,因為這裡有青春的足跡------。
只以紅葉為念的老爺雖未曾到訪,卻是興趣不高!因為唐招提寺不以楓紅著稱。
因而跟計程車司機約定時間時,只留了史上最短的一個半鐘頭參觀時間!><
過於偏心,讓我回台後介意起來時,常常有話說。u_u
秋雨還下著,熟悉的景象入眼簾,我靜靜凝望,有興奮也有慨然。
1990年初次日本自助行時,由大阪入境,參觀花與綠博覽會。
第三天來奈良一日遊,選擇西之京做為一日遊的區域,主要目標就是唐招提寺,
但當時先去了西大寺與藥師寺,唐招提寺擺在最後。
為何獨鍾唐招提寺,源頭是我看了井上靖的小說《天平之甍》(天平,日本的年號
,為西元729年至749年之時,是奈良時代最盛期,唐招提寺與東大寺都是此時期
的文化代表。甍,ㄇㄥˊ 是 屋脊、房屋 之意)改編的電影。
唐招提寺就是《天平之甍》的舞台之一。
唐朝律宗高僧鑑真和尚,受日本留學僧之邀,決心前往日本,做為朝廷的傳戒大師
,但屢次渡海都失敗,期間還遭逢失明的磨難,鑑真仍不改其志,歷經各式艱困,
終於在西元753年第6次渡海時以65歲之齡成功抵達日本的薩摩。
備受日本朝廷禮遇的鑑真和尚,於西元759年在奈良開始興建學習戒律的寺院,
稱為『唐律招提』。
目前 唐招提寺 依然是日本律宗的總本山。並已列為世界遺產。
一入南大門,筆直的碎石路通往列為國寶的金堂。
有點失神的我看著老爺忙借大車輪的輪椅,還有安置小藍。
我說『這一段還是自己走吧』,走向唐招提,走向歲月,而青春早已遙遠得如同夢境。
悠悠舊夢痕,我依然記得這樸素的金堂,還有昔日古老木柱給予我的感觸。
盛唐風格的建物如今不管在中國或日本都非常珍稀。
據說中國要仿建唐代建物都會參考日本奈良時代的建築。
8世紀時建造的金堂在2009年剛完成歷經10年的大修,韻味依舊,完全看不出新痕!
時光風流轉,多少事物轉瞬即逝!
隔著迢遙的塵煙,我還能重新撫摸這木柱,豈能不微笑。
側拍金堂。金堂後方是講堂。
一眼望去,境內重要建物七成都納入視線內!
由左至右:金堂、講堂、鼓樓、禮堂。看得出風格與尋常的日本寺院不同嗎?
我還記得昔年初夏,穿著粉橘色長裙的我漫步穿過這裡,逕往東北方的鑑真和尚
御廟境內而去。午後幾無人煙,與這景象很接近。
在禮堂的東側有兩座高床式;以米倉改造的 藏經閣(経藏)與 藏寶閣(宝藏)。
這條泥黃小徑已在我的記憶中湮滅。
兩旁土牆是奈良時代的風格,至今在奈良仍經常見到。
雨停了,陽光短暫露臉。
往右邊走即是一條通往鑑真和尚御廟的小路。
途中會經過新建的藏寶閣(新宝藏)。
鑑真和尚御廟(開山御廟)的圍牆。
沒有拍好的土牆,以瓦片泥磚層層堆疊。在我心中這已是奈良的象徵之一。
踏入木門 ,記憶依然飄忽。
多年未見,林木已成蔭!昔日天光明晃晃的印象無法與參天綠樹連結。
幽幽的苔綠也不在記憶角落!
是我喪失了昔年記憶?還是綠地原本就是新植?
。
唯有這木牌告示一模一樣,見證了昔年蹤跡。
鑑真和尚長眠的聖域,遊人必來。
井上靖的名著《天平之甍》的石碑,昔年我可曾見過?
在幽明參差的聖域內,我的記憶也明滅不定。 @@
不過20餘年,雖非滄海桑田,然而許多事的確都變了!連自己也改變了吧!
曾經,我這麼寫過:【------坐在清寂幽靜的池畔,我想著迢迢千里來到日本,來到奈良,來到
唐招提寺,就為了這一刻吧!這寂美安然的瞬間,我想望了多久呢?】
而今,綠地取代小池,流光偷換年月,寂美安然的瞬間我是否更加能體味了呢?
仰望青綠的楓葉 ,默默與天語。
但面對鏡頭我總是笑著的。
離開鑑真和尚御廟時,在回程小徑上,一對熟年夫婦問我們來自中國嗎?
穿著美麗藍色大衣的太太溫婉優雅 ,微微彎的唇邊像是總帶著笑。
她會說一些中文,雖然已經生疏了,常常要想一想。
原來目前住在東京的她幼時曾住過北京,還說昔年中國總理趙紫陽也曾來此參訪------。
天涯偶遇的我們,各自懷抱著不同的青春舊夢啊!但總有些什麼是相通的------。
後來,老爺跟我說上這條微有坡度的小徑,輪椅卡在坡頂凸起處上下不得時
(老爺真是文弱啊@@),就是這對日本夫婦的先生衝過來幫我們一把 。
當時我因背對他們沒有看真切對方面容。
與我們談話時,先生默默微笑等待妻子,偶爾適時提點,是一個很溫厚的人呢。
經過供俸鑑真和尚坐像(代替一年只有開扉幾日的國寶原像)的開山堂(本張照片
非開山堂)。
雖然是代替的御影像,但是栩栩如生的程度令人驚嘆,據說是依據奈良時代的工法
脱活乾漆技法所製,可惜不能拍照。
官網圖
引自:http://www.toshodaiji.jp/about_kaizandoh.html
開山堂之後一路所見都不在記憶中。^^"
楓紅、青苔、盤根糾結的老樹------都已是新記憶。
唐招提寺其實有楓紅呀!
偶遇中學女生的修學旅遊。
我們都曾經有過這般青澀又煥發無限希望的年歲!望著年輕的她們,思緒茂生,但
其中並無羨慕。青春,既生猛又脆弱,其間也有無數掙扎------我已經歷過,就好。
可是在這記憶猶存的角落,有一霎那我似乎站在青春的地圖上 ,不辨方位------。
即使年華徒增,我依然是缺乏方向感的路痴啊!
離開時,匆匆忙忙趕赴與計程車司機約定處,秋風冷冽中,原本光著頭的司機戴上
毛線帽,我就認生了!老爺還在拍,司機招呼我先上車,說是在車內會比較暖和。
老爺匆忙為我拍下多年前猶存的龍王庵茶店,如今已歇業廢棄。
原本,想重新走一小段當年的『歷史之道』—清新寧和的美麗田園路—
1990年我從唐招提寺走到藥師寺的道路。
可是預留時間太短,天光將暗,我連回眸都好倉促 !
也許相關的閱讀:
唐招提寺 官網:http://www.toshodaiji.j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