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5日(週六)、3月14、18日(週一、五)晴
大妹三月初返家,我建議提早去大村父親安息處祭拜,免得清明時節人太多。
有一年下雨又塞車,還得徒步一段入內,很不方便。而且三月底開始就不開放上樓
擺放供品與燃香,提早來 既清幽又『隨心所欲』。
從七樓看到的田園景,有台鐵線路經過,常會看到火車奔馳。
這日空氣品質不佳,整個早上都霧濛濛的,直到近午霧霾才散去。
我們不約而同都想到是中部的火力發電廠狂燒煤所致!!><
媽媽有一陣子沒來了,看到洋紅風鈴木花開,竟要我們拍一下!
就她而言真是少見的要求,還說當成紀念,讓我們小感意外,
畢竟她總認為拍照就是要拍人,風景其次,拍食物則是無聊!
妹妹去拍花,我拍蘋果(果真是無聊之舉),這次還帶了溜溜梅與怡達山楂,後者總公司
在河北省,是父親的老家,感覺特別適合拿來當供品!我祭拜時還跟父親說了一嘴!^^"
媽媽終究覺得還是該拍人物!大妹先幫她整理衣帽,拍了近十張獨照!
回程先去彰化午餐,吃了我推薦的菜尾湯。接著去八卦山上的白雲寺。
秋日兜風瑣記(南投微熱山丘.彰化菜尾湯、感官之旅------)
老媽近年常提起她年輕時來此地的往事,說這裡的齋菜特別好吃。
她熱愛美食,老來因為慢性病需要忌口,讓她很不開心。
五十餘年歲月過,白雲寺早發展成彰化寺名剎,當年小廟時代提供齋食的方式早已改變。
而且昔年媽媽都是跟著表姨與表姨丈來,他們才是真正跟住持熟悉的人,母親只是跟班
,她念叨著的女主持也不知是否還在?
午休時間空無一人的寺院只隱約聽到某處廂房有人聲。
我們略微逛了一下,媽媽就覺得累了,只拍了個照,就算到此一遊了。
路邊看到木棉花開,大妹聽我說起彰化縣有木棉花景點,臨時起意就來埤頭看木棉花。
開車就是方便,查一下導航,咻咻咻就抵達! XD
雖然還未滿開,但這一段 車流、路人皆稀,相對好拍。
終於露出的微藍天空 襯著木棉花道與地上樹影,真好看!
媽媽飯後有點睏,懶得下車來,只好姊妹倆來張合影。
從農田側拍是另一種風情。木棉花很容易邊開邊落,這時節初綻未久,不見落花。
以前我曾說她《花瓣厚顏色嬌,邊開邊落,吧撘吧撘一大朵,細賞總在落花委於地時!》
又說她《像鄉下姑娘化濃妝!木棉花不生氣啊!吧撘吧撘又落一朵!生氣了!》,現在確知
初開不會落的,木棉花這回可得意呢!
埤頭木棉花道據說綿延1.5公里,車行前方,遊人多處花開更茂,妹妹夫婦下車去
探訪拍攝,我陪老媽車上歇。閒坐無聊,從車上拍兩張看看!@@
拉近拍到妹夫為大妹掌鏡影。
我們是半個月前去的,當時人車還不算太多(馬路邊依然要小心)。
目前埤頭木棉花道是盛開期尾聲,花啦人啦車啦皆多!前去賞花很熱鬧吧!
之後我們還轉往二林木棉花道,二林木棉花道的周邊環境更好,可惜花還沒開,
我們就沒下車,沿著舊濁水溪返回小鎮。
當天晚餐就近來小鎮的大關。《鹿港》文武廟旁 大関手作料理
終於記得拍常點的蘆筍炒蛤蠣,一如既往的清爽好吃。
左邊是宜蘭金鯧握壽司,右邊是春天的螢烏節軍艦。
這兩樣都不是常規菜色,是店家推薦的季節性料理。
螢烏賊與金鯧壽司都是特色美味,值得一嚐。
螢烏賊上的黃色醬料是店家特調?妹妹說好吃(我沒點)。
蟹黃豆腐也是從不失手的下飯菜。
我愛點一碗50元的蜆湯喝,今日蜆湯內的蜆爆多!這是喝到見碗底才拍的。
初次點的炙鮭魚細捲。
媽媽超愛這道菜的醬料,過了幾天還要我去外帶讓她當午餐。
醬料應是塔塔醬,這道料理真是醬料比正主有存在感! XD
三月中旬去7-11取貨,順手買了草莓甜甜圈,暌違多年沒吃甜甜圈,竟意外地好吃!
主要是麵體Q軟,一點都不油膩,顛覆我對甜甜圈的印象。
某日出門購物,回程在舊鹿港溪留下即刻的一瞥。
些微相干的網誌:
秋日兜風瑣記(南投微熱山丘.彰化菜尾湯、感官之旅------)
相關網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