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天氣陰。一大早我們就來到奈良公園內的大佛池。
一下車就有小鹿在池畔覓食,這不是第一次與奈良公園的小鹿近距離接觸,
但我還是開心嚷嚷著小鹿!小鹿!
池畔的大銀杏已葉落殆盡,乾枯脆爛。
曾見過表弟以此為背景的照片,絕美的秋陽與銀杏毯交織成一片金黃國度!
可惜無緣親見,還好小鹿超萌聊慰心懷。
有圖為證大佛池。表弟Haruyuki拍於2013年吧?
表弟的部落格: http://honda70363.pixnet.net/blog
感謝小鹿慈悲,沒有嗤笑差很大!XD
從大佛池畔小路往上走向二月堂 ,這裡是路過的重要文化財 大湯屋(おおゆや)。
嗡嗡爺只想拍銀杏與楓紅,對建築物有點視而不見,欲見大湯屋全貌可至此:
http://takaoka.zening.info/Nara/Nara/Todaiji_Temple/Oyuya_Bath_house.htm
清晨,往二月堂的石板小徑很寧靜。
這樣的散步路途好閒適 。
慢悠悠的我還有餘暇坐等老爺,可見爺兒有多愛拍,還有照片刪掉了多少! @@
二月堂在望。
兩旁土石牆很有奈良風 ,爺兒忍不住又回頭多拍了幾張!
橙黃橘綠的秋,我最愛。
楓,紅或不紅,且隨緣。
國寶二月堂,是東大寺的塔頭。曾歷經三次火吻(1180、 1567、1667),
目前的建物是1669年所建。供俸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是所謂的絕對秘佛,
也就是完全不公開。
二月堂周邊還有三月堂(法華堂)與四月堂(三餘堂)。
二月堂以農曆二月的修二會(又稱松明節、取水節 お水取り)聞名,從西元752年
由東大寺的開山祖師 良弁法師 的高徒 實忠和尚 首創,每年一次,一千兩百多年來
從未間斷。
這個法事,過去是在陰曆的每年2月1日舉行,所以稱爲修二會,二月堂的名字也是
由此而來。目前所有的流程從前一年陽曆的12月16日就開始準備,到翌年的3月15日
才算走完所有行事。是一個地位崇高的繁複儀典。
往昔是東大寺的僧侶在二月堂的十一面觀音像前代表世人懺悔罪孽,祈求國家安泰,
萬民豐樂的法會,但目前更像是宣告春天來臨的象徵儀式,其實從以前就有「取水節
結束之後春天就會來臨」的說法。
若想對取水節(修二會)有更多了解,可參考這個中文網頁:
http://www.japansquare.com/ch/navi/special.asp?id=jn_1402_1
修二會:http://narashikanko.or.jp/tw/event/event_data/ivnt5/index.html
二月堂附近的斜坡階梯與石燈籠。
二月堂前有小鹿。^_^
因為老爺拍照拍到天涯海角! XD
我們在爬上二月堂前有一段時間『失聯』!@@
修二會時就是在這舞台上揮動火把(松明)。
由舞台觀賞東大寺境內還有奈良市街。
二月堂舞台的工法是懸造式,與櫻井的長谷寺和京都的清水寺相近。
二月堂背後,可以從木門與褪色的匾額看出年代之久遠。
燈籠有一點像長谷寺的風格。
我老喜歡往寺院背面探探呢! ^^"
祈願用的護摩木。
二月堂後山小丘的楓葉,橘、黃、綠交雜,也是一番好景。
下階梯,準備前往手向山八幡宮。
爺兒這番專為楓華來,口袋裡裝的名單全是奈良公園有楓紅處。
可惜旅人有情,楓姑娘無意;百般遮掩懶露臉。 XD
經過法華堂前。小鹿若有所思,靜靜佇立。
我在與老爺失聯期間曾與牠會過,當時有幾位大陸客忙著餵食與拍照,
我只能鵠候一旁笑看,沒機會跟牠玩耍。
牠凝望遠方,恍若哲學家。
其實只是在等待食物! @_@
只要看到有人從包包裡拿東西,或者聽見塑膠袋的窸窣聲,立即趨前討食。
有一位伯伯好興致,反手就從腰包裡拿出鹿餅餵,小鹿吃完還想要,頻頻點頭做
懇求狀,非常可愛爆笑。幾位日本太太看了超驚喜,過來跟牠玩,彼此鞠躬不停歇!
不過小鹿一旦發現此人沒食物,就會走開或者繼續陷入沉思。XD
二十餘年前我初訪奈良公園,在東大寺前用鹿仙貝(當時一束100日圓,現在是150)
餵鹿,滿手都是鹿口水!當時的鹿兒似乎不會點頭討食。現在經常看見牠們頻頻點頭姿
,覺得可憐又可愛,但我這感想也不太對勁,牠們也算是神鹿呢,肩負保衛大和國之責
!喔,那是《鹿男》的情節,請勿當真。@@
小鹿心中的OS:此二人拍不停是怎樣!還不快快獻出仙貝來!
相關閱讀:
東大寺 官網: http://www.todaiji.or.jp/
http://www.todaiji.or.jp/contents/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