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日期:2019年3月4日(週一)天氣晴
好些年前我將家裡的老照片轉到雲端收藏時,對於父母年輕時出遊的一些地點
產生好奇。尤其是爸爸未婚時與親友在橋邊的一張老照片,讓我特別有興趣,
名喚銀橋的地方是哪裡呢?當時不知為何沒查出個所以然。
春節時,小妹心血來潮網路上搜尋銀橋,結果踏破鐵鞋無覓處,銀橋竟然就在縣內
的八卦山!讓我瞠目又驚喜!於是速速搜尋確實路徑。跟老爺說定找一日帶我去,
耐住性子等到他有空,天氣又好,於是兩老騎著機車出發尋銀橋。
路過家附近的文武廟,拍個兩張再說!
爸爸年輕時曾任職於彰化紗廠。與他合影的是在台北國語日報社工作的齊家珉—
是父親在台最親近的朋友。在河北老家,他們是姻親關係,爸爸比他大三歲,輩分
稱謂上爸爸是他的舅舅!我們要叫他聲哥哥。^^"
這張照片應是爸爸任職彰化紗廠之際,齊大哥來訪時所拍。
這張合照PO勢小特別,應是同一時期所攝。
攝影者是誰呢?我猜是爸爸當時在紗廠的同事嚴耀華,他後來赴美,蹤跡杳。
春花三月杜鵑開,思親路途由此啟。
我由GOOGLE的街景服務找來的路徑,是由1895抗日保台史蹟館旁的階梯
上去。等我們『下山』時才發現還有一條小路離銀橋更近,不過谷歌指示的
這一條也別有意趣,可以觀賞兩樣的風光景致。
上山階梯旁即是彰化文學館,這裡也可以順遊。另一邊的入口就是彰化市立圖書館。
多年來我幾番來此借書,最近的一次是去年初春(《尋找化石的女孩》 、《夏夜的哨聲》
),竟沒有發現銀橋近在咫尺;與父親年輕時的蹤影曾屢次疊合------!
說是爬階梯上山,其實八卦山只有丘陵高度,路途不艱難。
階梯旁有 八卦山文學步道 設立緣起的石碑。
恰巧去年的尾道行也曾走過小山中的文學步道!哈!
小歇處。
文學步道中點的圓環。
圓環上刻著彰化近代的文學記事。
縣籍作家的詩。
文學步道上的建築,當時小發懶沒有走過去一探究竟,更因為我認為銀橋就在附近,
忙著探索周邊小徑。
果然,文學圓環上方;紅磚牆柱旁有一小路通往銀橋。
地磚光影中的文學步道字樣。
也有銀橋飛瀑的字樣。
光影斑駁的小路,我心雀躍!
銀橋!
銀橋原是日治時期的一座吊橋(鐵線橋),橋下有水流,但目前已乾涸。
因年久失修,1950年重建為石橋時,出資者為彰化『銀』行,故命名為銀橋。@@
幾年前端詳老照片,對於此名頗有些想像,最近才獲知實情,小小驚愕!@@
不過,喜悅的情緒滿溢,管它橋名因緣是否詩意浪漫!
我先拍一張,覺得姿勢硬梆梆,學爸爸將手搭在橋柱上,再來一張!
姿態還是不似老爸當年自在灑脫!^^"
慢慢走在銀橋,一步一低迴。
1950年的刻痕猶在,人事已幾度滄桑。
跨過銀橋,回望舊日吊橋遺跡。
我選擇一條小路爬坡往上,或許爸爸昔年也曾走過?
紫羊蹄甲漫開的春天,我與爸爸雖在不同時空,但相信喜悅的震波可以傳送!
下山時選擇另一條路。
在這個岔路發現了銀橋全身影。
原來銀橋全貌是這般模樣!
我在FB分享了這一天的照片。擅長繪畫的藥專同學傳給我一張美麗的銀橋畫作。
是她的繪畫老師賴文明先生繪於2000年的作品。
當時的銀橋之下還未鋪水泥,草長花茂,一派自然清新。
下山後發現從卦山路旁的一條小徑前往銀橋更近,大約只有50公尺。
卦山路上的花牆。
在彰化幾度猶豫用餐處,最後是奔回小鎮用餐。
已經過了兩點,復興路上的小籠包店,不過不失的館子,吃飽就好。@@
回到小鎮,路過幼時老家。
這條小街是我的童年記憶地,每回路過總像是游溯著時間流 回歸往日。
外婆家的巴洛克洋樓能挨得過時光沖激多久呢?
感恩銀橋與巴洛克洋樓至今猶存,讓我在時間嗆人的煙塵裡窺視到一絲往日縫隙,
感受到對父親溫暖的懷念;還有那悠遠童年的自在無憂------。
相關網誌: